怎么劈叉 怎么劈叉不疼而且快
2024-09-23
更新时间:2022-08-14 10:12:08作者:admin
许多女性生了孩子之后就莫名其妙地胖起来,从此告别苗条的体形和时髦的衣服,步入中年妇女的行列,让人心有不甘。其实,生育与肥胖并不是同时降临的双胞胎。抓住产后瘦身的黄金期,用对方法,你也可以是辣妈。
产后六个月是最好控制体重的黄金时期,若产妇能够在这6个月内恢复到怀孕之前的体重,8至10年后,体重平均大约会增加2.4千克;要是产后的体重无法下降,则8~10年后,平均体重会增加8.3千克,产妇生完孩子后,限于身体情况和恢复状况,进入健身中心训练最好是生产后两到三个月以后或听从医生建议。产后坚持5个好习惯,有助于恢复产前好身材。
新妈妈在产后几周内,身体会有不断的恶露排出,虽然新妈妈需要一些高营养物质恢复身体,但这个时候是不适宜大补特补的。产后应该先排出体内污秽再补充营养,这期间饮食应偏向清淡,适宜吃一些促进新陈代谢的食物,即使吃补品也应该选择燕窝这一类温补的食物。月子里极少活动,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就会增胖许多。即便在月子过后,新妈妈也要对自己饮食有所控制。
1.“三低”即低糖、低脂肪、低钠饮食低糖饮食是减少产后不合理热量摄入的必要措施,避免热量摄入超标导致体重增加。低脂肪饮食是产后减脂的重中之重,应在日常饮食中把脂肪过多的饭菜删除,以清淡饮食为主。低钠饮食是减轻产后浮肿和避免产后高血压的有效措施,也是为宝贝长大后减少高血压等疾病要做的必要功课。
2.“三高”即高蛋白、高膳食纤维、高钾饮食高蛋白饮食指在每天合理比例的肉类食物中增加一些优质蛋白类食物的比例,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以满足新妈咪的康复和乳汁的营养需要。高膳食纤维饮食指多补充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薯类和粗杂粮,帮助肠胃运动和热量代谢,减少脂肪在体内的蓄积。高钾饮食有助于解决产后浮肿、下肢肥胖的问题,结合有针对性的锻炼,可增加体内过多的水分和脂肪的代谢。常见高钾的食物有土豆、香菇、香蕉等。
3.控制总能量摄入制造乳汁需要哺乳妈咪增加热量的摄入,如果摄入的热量不增加,就等于每天的热量处于负平衡状态。一般而言,哺乳妈咪制造乳汁实际上需要在孕前的1800千卡的基础上增加500千卡,达到2300千卡左右,如果妈咪每天只吃1800千卡,那么不足的500千卡就会动员身体储备的体脂肪,把身体储存的脂肪变成乳汁中的脂肪。这样,随着乳汁的不断分泌,身上的多余脂肪就会逐渐减少,从而恢复孕前的身材。
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还有能帮助妈妈恢复身材。宝宝的吸吮过程反射性地促进母亲催产素的分泌,促进母亲子宫的收缩,哺乳产妇的子宫复原比不哺乳的产妇更加迅速、彻底。哺乳可以有效地消耗怀孕时累积的脂肪,促进身材的恢复,并避免产后的肥胖。若以每天亲喂体重4公斤的宝宝来计算,妈妈每天必须制造400ml的奶量,所消耗的热量相当于跑步40分钟、走路90分钟的运动热量。只要短短2周,哺乳妈妈即可轻松减重1公斤。
为了孕育新生命,妈妈的腹肌被拉长、腹部皮肤被撑开、盆骨也会变宽。宝宝生下之后,子宫腾空,内脏失去支撑,便会自然下垂。有的妈妈在月子对腹部不加控制,放任自流。还极易留下恼人的大肚子。母乳喂养固然对我们身体恢复有利,但仅仅靠母乳喂养是不够的。我是无意间看见一位宝妈的分享,她穿的一种燃 脂、收腹装,恢复的特别好,于是特别留意,也抱着'试试的心态选择一套,收货后,试穿,没想到以前恼人的水桶腰直接不见了,最关键是这个收肚装一整天穿下来,丝毫不觉得勒,弹性 特别好,坚持穿了一个多月减重15金,之前的衣服都能穿了,很庆幸、选对了没有走弯路、我真的是太幸运。
孕期体重增加过度和产后不能成功减重,是导致女性肥胖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哺乳期女性除合理膳食外,还应适当做产后保健操,促使机体复原,保持健康体重。有人担心运动会影响母乳喂养,其实哺乳期女性进行一定强度的、规律的身体活动和锻炼,只要避免过劳和过早负重,不会影响哺乳效果。
1、产后缩肛--恢复阴道紧致产后妈妈可以躺在床上做些小运动,例如缩肛,缩紧阴道的锻炼,这些能够很好地帮助盆底肌肉,还有阴道恢复到原来的紧实程度。大概是一天三次,每次做五到十个左右。
2、床上伸展--锻炼肩背大腿肌在床上做适当的抬腿,伸腿等运动,或者稍微抬肩膀,每天坚持做几个,每天做几组,尽自己的能力而为。这样有利于锻炼自己的肩肌以及背肌,大腿肌肉的恢复。而这些运动可以在妈妈产后一至两天便可以做了。
3、仰卧起坐--锻炼腹部修肚腩怀孕期间饮食过于营养会造成腹部脂肪堆积过多,腹壁的松弛是由于腹直肌在怀孕后期腹部隆起腹直肌分开两边造成的。建议先做收紧腹部的呼吸练习慢慢再进行腹部的其他练习。
4、瑜伽--塑造全身线条产后妈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瑜伽,既瘦身美容,又能缓解腰椎疼痛,同时还能平和心态,也可以学习肚皮舞等塑形美体的舞蹈。
5、每天6000步活动量--燃烧脂肪减少看电视的时长,多走动;接电话的时候,边走边说话;多陪孩子运动;勤做家务,愉悦身心又燃烧热量;多爬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