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上面长毛了怎么办 水草上长毛是什么原因
2024-10-07
更新时间:2022-04-08 01:42:02作者:admin
清明节是自2008年开始,是唯一一个有法定假期的阳历传统节日。清明节在每年的4月4日~4月6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每年清明节来临之际,已是暖春,草木青青,万物生长。清明节有着怎样的由来?我国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清明节养生有哪些常识?
清明节首先得源于24节气中春天的第五个节气——清明,位于春分节气之后,这个时节,天气晴朗、生机勃勃、四野明净,所以用“清明”来称呼这一节日。
清明节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随后,民间争相效仿祭祖扫墓习俗,并沿袭下来,成为中华民族的固定风俗。
清明节的由来还有一说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晋文公重耳忽视功臣介子推,有心犒赏却最终导致介子推意外烧死在柳树下,留诗一首:“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所以晋文公将介子推烧死之日定为清明节,并下令以后每年的这一天都要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清明时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祭祖扫墓的日子,作为中国人更是重视“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宋代高菊涧《清明》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染。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日暮护理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据说,老北京人特别重视清明节,多在清明扫墓,但祭扫仪式并不在清明当天,而是在临近清明节的“单”日举行,只有僧人才在清明节当天祭扫坟茔。扫墓时,除了坟前陈列酒食叩首祭扫外,还需树纸幡,培新土、烧纸钱。
北方地区常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的说法,而且从人们把清明节称为“鬼节”的意义上看,插柳、戴柳似有驱邪避煞、消灾解祸的作用。
清明节在古代又被称为寒食节,在这一天,不动灶火,忌食热食,否则会遭到神的处罚。事实上,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但由于二者相距很近,从唐朝开始人们干脆把他们合二为一,把清明的3天定位寒食。
在我国的南方如贵州等地区,有清明节吃清明团子的习俗。清明团子也称作清明过,是用糯米粉和青蒿草或艾蒿或鼠曲草制成,呈深绿色。有糖馅、豆腐干炒雪里蕻和春笋馅、和大葱馅。
在百花盛开的季节里,对花粉过敏的人应小心出行,以减少患病几率。在自然界,最容易引起花粉过敏的多为种子树,如地肤、枸树、蓖麻、法国梧桐等。这些植物的花粉弥漫在空气中,到处飘散,引起人呼吸及五官过敏。
清明时节,景色恰人,此时去外面走定,对身心健康都有利。郊外的空气中负离子较多,吸人人体后能调节中枢神经,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郊外的阳光充足,有助于防病强身。
清明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去祖先墓碑前燃放烟火、鞭炮悼念先人的习俗,暖春开始, 野外枯枝零落,谨防因烟花、鞭炮而引起火灾。此外,有抽烟习惯的人应该尤其注意熄灭烟头,避免引起森林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