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都这么歪了,比萨斜塔为什么不倒(比萨斜塔为何不倒)

更新时间:2023-05-15 16:03:35作者:未知

都这么歪了,比萨斜塔为什么不倒(比萨斜塔为何不倒)

文章目录:

1、都这么歪了,比萨斜塔为什么不倒

2、重庆百米大楼斜而不倒 堪比比萨斜塔

3、中国版比萨斜塔,超越比萨斜塔

4、猜你喜欢:

1、都这么歪了,比萨斜塔为什么不倒

比萨斜塔是现存的世界奇迹建筑,每年慕名而来意大利看这钟楼的游客络绎不绝。比萨斜塔是着名的历史古建筑,能够继续保持这座古建筑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比萨斜塔为何会倾斜呢?本期城市文化,看看比萨斜塔为何不倒。

比萨斜塔倾斜原因

对于比萨斜塔的建造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故意建造成倾斜的形状,而是在建造的过程中莫名的产生了倾斜。经过专家的研究发现,比萨斜塔之所以会倾斜,是由于它地基下面土层的特殊性造成的。比萨斜塔下有好几层不同材质的土层,各种软质粉土的沉淀物和非常软的粘土相间形成,而在深约一米的地方则是地下水层。这个结论是在对地基土层成份进行观测后得出的。最新的挖掘表明,钟楼建造在了古代的海岸边缘,因此土质在建造时便已经沙化和下沉。

然而1838年的一次工程导致了比萨斜塔突然加速倾斜,人们不得不采取紧急维护措施。当时建筑师alessandrodellagherardesca在原本密封的斜塔地基周围进行了挖掘,以探究地基的形态,揭示圆柱柱础和地基台阶是否与设想的相同。这一行为使得斜塔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地基开始开裂,最严重的是发生了地下水涌入的现象。这次工程后的勘测结果表明倾斜加剧了20厘米,而此前267年的倾斜总和不过5厘米。

1838年的工程结束以后,比萨斜塔的加速倾斜又持续了几年,然后又趋于平稳,减少到每年倾斜约0.1厘米,塔身偏离“自然姿势”已有5米多。

倾斜为何不会倒?

关于比萨斜塔为何斜而不倒,专家们研究给出了答案:第一位建筑师皮萨诺当时已了解到,建塔的地方与整个比萨城一样,都处於一条河谷的冲积地上,土壤为粘土和砂土,再下面是潜水层,表面坚固层较薄。所以他对地基的地质结构并非一无所知,而且他在建至三层发现倾斜时,采取停工等待地基沉降稳定的做法已有效地解决了一些问题。

第二位建筑师续建时,又注意到调整倾斜高度,同时采取措施,减轻塔身重量。

第三位建筑师建筑第七八层之间,钟楼来个转折,第八层倾向北面。建钟楼时,还吸收了清真寺尖塔的一些特点,也没设楼顶,以此减轻塔的重量和平衡倾斜。建筑师的做法正是与在比萨城其他地方建培的做法相似。

在意大利的另一个城市佛罗伦萨,於1420年建造的圣玛丽亚?德尔--斐奥雷大教堂,选址就在一片沼泽地上,土层更软,下陷危险更大,但至今几百年来丝毫没有倾斜。一些专家学者由此推测出,比萨塔的倾斜是建筑师意料之中,几百年来斜塔斜而不倒与设计、建筑者有关。

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以“斜而不倒”闻名天下,不过它不断倾斜的事实引起了世界各地游客的担忧。为了防止比萨斜塔倒塌,意大利政府投资2000万英镑对其进行校正。2007年6月27日,比萨斜塔修复委员会的专家宣称,整修工作获得成功,塔身被校正了18英寸(45厘米),不会有倒塌的危险。

据悉,为了防止斜塔继续向南倾斜,工程人员在斜塔北侧的塔基下放置了600吨重的铅块,并使用钢丝绳从斜塔的腰部向北侧拽住,随后抽走斜塔北侧70吨泥土,使塔身向北侧回来一点。

1990年,比萨斜塔濒临倒塌的边缘,内部结构也变得松动。专家认为,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比萨斜塔可能会在2030年至2040年间倒塌。意政府被迫将其关闭进行整修。经过十几年的整修,比萨斜塔如今终于被固定住了。

2、重庆百米大楼斜而不倒 堪比比萨斜塔

重庆真是一个神奇的城市,不仅是重庆的妹子漂亮,它们那的建筑同样是十分的精彩。普通的游客即使靠着gps导航,也有可能被错综复杂的道路给绕晕。那么本期的重庆文化,为你解析。

见惯了钢筋水泥筑起来的方正立体大楼,你见过其他造型的楼体吗?渝北同茂大道就有两栋百米高楼,值得称奇的是,两栋大楼从底部楼顶,均呈倾斜状,从远处看,像是快要“倾倒”,让人不由得心里发颤。

两栋大楼倾斜角度均达到15度,目前,大楼主体工程已经竣工,正在进行幕墙装饰,预计月底完工。到时,看完大楼外观,再去大楼24层逛一逛,会不会紧张到眩晕?

两栋楼体造型完全一致,均高101.3米,且都是24层;倾斜角度均为15度,倾斜宽度6米;不同的是,倾斜面方位不一样。该项目于2015年动工,2016年竣工。目前,正在进行外墙装饰,预计月底完成。杨传华说,大楼外观造型是业主单位要求,具体设计理念不好透露,不过,与寻常的垂直楼体相比,倾斜楼体施工难度较大,投入、工期都相对较长,施工时安全防护也更为重要。

重庆多网红建筑

重庆是山城,因为地形限制,设计者只好因地制宜,使出“十八般武艺”,让建筑功能与地形地貌尽可能地契合。因此,在重庆主城可以见到许多神奇的建筑,本地市民早已见怪不怪。但是,这些“魔幻”建筑却被无数热情的网友拍照、转发,让重庆一次次成为“网红”。

比如连接魁星楼广场的空中连廊,由两座离地60多米高的天桥组成。天桥的另一端连接渝中区某建筑的22楼。对许多平原城市的市民而言,这样的建筑闻所未闻,如果站在这两座天桥上向下看,或许会胆战心惊,双腿打颤。

再比如最近在网上走红的黄桷湾立交,匝道分为5层、连接8个方向,拥有15条匝道,这座“主城最复杂立交”据称可以把导航绕晕。

对于这些五花八门的“网红”建筑,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设计师祝烨认为,以前重庆施工技术不成熟,修的多是独立建筑,中规中矩。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同时,根据重庆独特的地形,各种因地制宜的、独特的建筑也不断涌现。未来,随着我市施工技术进一步提升,重庆这座立体大都市还将出现更多富有个性的“网红”建筑。

3、中国版比萨斜塔,超越比萨斜塔

在意大利有一个不倒神话——比萨斜塔。至今都让人捉摸不透。

只是竟没想到的是在中国也有这样一个传奇的地方。四川的直波碉楼被称为中国版的比萨斜塔。

本文将为你介绍中国版的比萨斜塔,快来看到底有多神奇。也一起了解中国著名景点。

中国四川马尔康县的直波碉楼自建成以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经测量发现倾斜了2.3米,并且历经3次大地震依然屹立不倒,被誉为中国版“比萨斜塔”。2012年11月,这座碉楼引起各界关注,相关部门正准备对这座碉楼进行维修。

在距离马尔康县城15公里的松岗镇,有个松岗碉群,共有4座碉楼,分别位于梭磨河两岸。其中,两个碉楼位于直波村,被称为直波碉楼。站在公路边,可以明显看到山脚处的碉楼往山体方向倾斜。

碉楼外呈八角形,由下往上成锥体形状,由石块和黄泥砌筑而成,整体高43米。碉楼内部分13层,每层以小碉楼倾斜但不倒圆木铺垫,人以木梯上下,底层全封闭,二层处设门出入,三、四层以上设藏式斗窗,供采光、瞭望。

周边住满了直波村的村民。倾斜的是直波北碉,测量后发现倾斜了2.3米,超过了一般建筑倾斜值,不过,比较稳固,暂不会倒塌。碉楼内部分13层,里面的石头已经被烟火熏黑。碉楼的入口是个很窄的门洞,只能供一人进出。

意大利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是比萨大教堂的钟楼,始建于1173年,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其间几经停工,历时近两百年,于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

比萨斜塔从地基到塔顶高58.36米,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钟楼墙体在地面上的宽度是4.09米,在塔顶宽2.48米,总重约14453吨,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处。圆形地基面积为285平方米,对地面的平均压强为497千帕。最大倾斜约10%,即5.5度,偏离地基外沿2.3米,顶层突出4.5米。

4、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