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方位图(方位图与示意图区别)
2024-10-03
更新时间:2024-01-15 03:01:20作者:未知
最近,河南卫视凭借节目《洛神水赋》,
再次刷爆全网,惊艳国人,
让很多人大呼“绝了”“见到真仙女了”!
▲河南卫视《洛神水赋》表演。图源/网络
美轮美奂的水下舞蹈创意十分新颖,
表演难度非常大,将其搬上荧幕十分不易。
节目原名叫《祈》,后改称《洛神水赋》,
它的出现并非突发奇想,
而是源自于一个发生在洛阳的美丽故事。
▲河南卫视《洛神水赋》表演。图源/网络
古往今来,
水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类早期的文明也大都发生在大河流域,
对于水与河流的崇拜自古深刻在人们心中。
在中国,
每条上规模的河流都会受到当地人们的崇拜,
也会诞生一些关于“水神”“河神”的传说。
洛神,即为河南洛阳附近洛河的守护神!
▲洛河与黄河交汇处,一清一浑。图源/网络
洛河,古名雒水、洛水,
发源于华山南簏,
在河南境内崤山与熊耳山之间广纳百川,
穿过丘陵地带后,与伊河双剑合璧,
在今巩义附近注入黄河。
洛河全长只有447公里,
是黄河的一条支流,
在中国众多河流中并不算出众,
然而,她却与长江、黄河等一起
成为古代官方祭祀的河流之一。
▲伊洛河畔的龙门石窟,人们来此旅游参拜。图源/网络
《战国记·楚书》中记载,
“洛水仙气,为游龙之所,
凤翔飞处,当为我龙脉。
是以每年上巳之时,
必有在位楚王率王室与洛水祭祀,
以瞻仙仪”,
洛水视为龙脉,帝王每年要率众亲临祭祀,
并希望一睹洛神芳容。
洛河能成为国之龙脉,
与“河图洛书”的传说息息相关。
《易·系辞上》记载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河是黄河,洛即古洛水。
相传上古时,洛阳东北黄河中浮出龙马,
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演成八卦,
后为《周易》来源。
▲河图洛书。图源/网络
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边洛河中浮出神龟,
背驮“洛书”献给大禹。
大禹依此治水成功,划天下为九州,
又制定治理社会的九章大法,
流传下来即为《尚书·洪范》。
不管是“河图”还是“洛书”,
都对中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洛水的地位由此奠定,
成为堪与黄河平起平坐的根脉之河。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图源/网络
如此重要的河流当然需要一个守护神。
“洛神”最早出现在春秋《国语》一书中,
洛神与邻近的谷水之神争风吃醋,暴涨相斗。
屈原在《离骚》《天问》中也提到了洛神,
称其为“宓妃”,并揭示了她的身份——
她是伏羲的女儿,溺洛水而亡后化为洛神。
西汉时期辞赋家司马相如与张衡,
对洛神的外在形象进行了更细致的描述,
她成了一位美艳动人又超凡脱俗的女子。
但洛神成为人们传颂不已、念念不忘的女神,
还要等待曹植的到来。
▲河南卫视《洛神水赋》表演。图源/网络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
曹植被贬迁为鄄城王。
黄初三年(222年),
曹植从封地去洛阳朝拜,
回程途中经过洛水,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
在想象中与洛神展开了一场旷世之恋,
但终因人神相隔无法团聚。
回去后,曹植落笔成文,即为《洛神赋》。
曹植描述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形容她翩然若惊飞的鸿雁,
蜿蜒如游动的蛟龙。
又说她“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双手背展像鹤一样单腿站立,
踮起脚尖好像要飞起来一样。
这些文字成了《祈》表演得直接灵感,
你看那美丽的舞者,不正是洛神的再现吗?
▲河南卫视《洛神水赋》表演。图源/网络
洛河能成为中华文化的龙脉,
诞生影响至今的“洛神”,
并非只靠几个传说和文学家的想象而成,
这里有实打实的干货。
洛河与黄河交汇处的河洛平原,
孕育了中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王城,
并铸就了十三朝古都“洛阳”!
▲历经沧桑的洛阳老城。图源/网络
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出现了许多文化聚落,
很多起起伏伏都相继衰落了,
而洛河沿岸的文化繁荣却愈演愈盛。
终于在公元前1700年,
在伊洛河交汇处二里头出现了巨大的宫室群,
后被考古学家们确立为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
由于是东亚大陆最早的王权国家遗存,
这里也被称为“最早的中国”。
▲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图源/网络
为何“最早的中国”会出现在洛河流域?
与暴躁而浑浊的黄河不同,
洛河显得更加温和、清澈与美好。
古时洛河流域比今天更加温暖湿润,
上游山地森林苍翠,
中游丘陵矿产丰富,
下游平原平坦肥沃。
洛河中上游流经山区森林茂盛,
河道附近岩层坚硬,
河水含沙量少,清澈甘甜。
冬季不会因冰冻断流,加之支流繁多,
为下游平原提供了充足水源和优越生态,
自古便有“温洛”之美誉。
▲肥沃的河洛平原。图源/网络
另一方面,河洛平原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区,
土壤均匀易碎,土质肥沃,疏松易耕,
古人使用石铲、木耒等简陋的工具就可耕耘。
加上这里日照充足,雨热同期,
因此成为中国农业起源与发展的核心地带。
在二里头遗址中,
人们发现了黍、粟、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痕迹。
从更广阔的角度看,河洛平原处于四方之中,
南有熊耳山、伏牛山,
东有嵩山,北有黄河天险,
在四围高山与高原环伺之下,
河洛平原如同黄河伸出的一个温暖的臂弯,
为华夏先民提供了坚实依靠与繁衍家园。
▲洛河与河洛平原地形示意图。图源/网络
正是有了如此得天独厚的环境,夏朝之后,
商、东周、汉魏、隋唐等相继在此建立都城,
在东西绵延三十多公里的范围内,
考古学者们先后发现了
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
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遗址,
被称为“五都荟洛”。
洛阳成了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
时间最长的古都之一,上下持续三千年。
▲洛阳标志性建筑之一:天堂与明堂。图源/网络
汉魏洛阳城因洛河水而成护城河,
隋唐洛阳城跨洛河而建,城内沟渠纵横,
塑造了别具一格的城市风貌。
隋炀帝以洛阳为中心,以黄河与洛河为基础,
开凿了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
▲隋唐洛阳城遗址植物园。图源/网络
到了唐代时,洛河上“漕船往来,千里不绝”,
洛阳附近的含嘉仓成为“天下第一粮仓”。
洛阳成了极其繁华、享誉世界的国际大都市。
日本京都便仿照隋唐洛阳城修造,
因此常被人称为“洛阳”。
▲洛阳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图源/网络
有了这样的物质基础和历史底蕴,
洛阳继续扮演着中华文明中枢生产者
和传播者的角色。
儒道在此碰撞,魏晋玄学在此发光,
佛教在此首次落地并向四方传播,
宋明理学由此发端.......
周公在此演绎曲水流觞,
班固在此写《汉书》,
司马光在此写《资治通鉴》.......
▲天下第一寺:洛阳白马寺。图源/网络
一代代歌者继续在洛水河畔写下美丽的诗篇,
刘禹锡写“闲游站得嵩山色,醉卧高听洛水声”,
孟郊写“洛水春度阔,别离心悠悠”......
而洛神的故事在曹植写下《洛神赋》后,
被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画成《洛神赋图》,
让世人更加幡然心动,
洛神成了千百前来无数文人墨客创作的对象。
▲洛阳应天门前,芳草萋萋。图源/网络
这次河南卫视创作水下舞蹈《洛神水赋》,
初衷是传递源远流长的河流祭祀文化,
人们祭河神而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无意中成了对《洛神赋》最好的现代版演绎。
细看河南卫视“奇妙端午游”的其他节目,
也会发现每一个都古风悠长又时尚青春。
这已不是河南卫视今年第一次出圈,
很多人惊叹为什么河南卫视能做到,
了解了洛河的地位与厚重后,
只想说这是厚积薄发,
几千年来积攒的家底忍不住要登场了。
▲蒸蒸日上的洛阳新城。图源/网络
- END -
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与后台联系。文字版权归“国家全景地理”及《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所有,如需转载,请与“国家全景地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