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解惑: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中秋节 为什么要吃月饼)

更新时间:2023-05-18 08:09:59作者:未知

解惑: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中秋节 为什么要吃月饼)

文章目录:

1、解惑: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2、中秋节送朋友什么好?不是非要月饼

3、中秋节为了纪念什么

4、除了月饼 中秋节美食还有这么多

5、中秋节不吃月饼的国家

6、猜你喜欢:

1、解惑: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中秋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说起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佳节,大家都会首先想到了象征美好团圆的月饼。中秋节在我国还有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团圆节。俗话说的好“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中秋佳节这天全家人其乐融融的聚集在一起,赏月亮、吃月饼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那么提起中秋节吃月饼这么个习俗,你会不会觉得有些好奇呢?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呢?下面就跟随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解惑: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相传据说,中秋吃月饼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们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种仪式,可以说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种表现。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多么美好的诗句。“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原本是祭月时供品的一种,以后成为民间互相馈赠的礼品。《西湖游览志》称:“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东坡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来赞誉月饼。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月饼还可称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相关文章:详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国元旦节都有哪些习俗?

腊八节的习俗,腊八节是几月几日

腊八节的由来,腊八节为什么吃腊八粥

2、中秋节送朋友什么好?不是非要月饼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就要到了。国人过节,礼节往来总是少不了的。那么在这个全家团圆的日子里,选什么礼物送朋友什么好?如果你还不知道送什么中秋节的礼品好的话,那么,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还想要了解》》盘点:中秋节的别称

diy简约支架灯,2010diy简约支架灯决定简约到底,同时让你回忆美好的童年,让你的生活更有活力。智能:温馨智能的高科技光控开关,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自动开关,光控智能开关、节省电能。该灯非常省电,1年仅用一度电、寿命特长。采用led超高亮发光二极管,效率高,

3、中秋节为了纪念什么

中秋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这一天,中秋节象征着家人和睦团圆,中秋节是老人们向往的日子,也是海外华侨非常关注的节日。自从中秋节被列为法定节假日,就开始流行起来了。那么中秋节是在纪念什么?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4、除了月饼 中秋节美食还有这么多

说到中秋节的美食,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都是月饼,不过稍微想想也应该知道,我国是物产丰饶的美食大国,美味珍馐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中秋佳节的应景美食怎可能只有月饼一种呢,今天的老黄历就为你介绍,除了月饼以外的那些中秋节美食。

菱角

中秋节吃菱角,据说能让孩子长得聪明伶利。菱角的大多数吃法是将菱角用清水(或盐水)煮熟,然后剥壳当零食吃;也可以将剥了壳的菱角加米煮成咸味的白稀粥,在吃了甜腻的月饼后,喝上一碗菱角粥,胃中的油腻可去除不少。

栗子

板栗是中秋必吃的小食。板栗性味甘寒,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作用。最适合秋天食用,而且栗子富含柔软的膳食纤维,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适量品尝,对老龄体弱者最为适宜。板栗除了可以做零食,也可以入馔,着名的菜肴就有板栗鸭,板栗烧鸡,板栗炖鸡汤等。

柚子

柚子是中秋节的必备品之一,因为“柚”与“佑”谐音,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吃了甜月饼,再吃点甜酸的柚子,既开胃,又解油腻。柚子是医学界公认的最具食疗效益的水果,有降血糖、降血脂、减肥、美肤养容等功效,经常食用对糖尿病、血管硬化等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团圆馍

陕西西安一带每到中秋节,家家户户要做馍,全家共吃一馍,称“团圆馍”。馍有顶、底两层,中间加芝麻。馍上层用大碗拓一个圆圈,象征中秋之夜,圆中刻“石头”一块,上站一个吃蟠桃的“小猴子”。馍在锅里烙熟后,切成尖牙状,全家每人一牙,家人短期外出,则留下一牙。出嫁的姑娘,娘家则送馍上门,以示全家团圆不忘。

糍粑

中秋吃糍粑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将军伍子胥而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制作中秋节糍粑,先要把清洗干净的糯米倒进木甑里蒸熟,糯米饭蒸好后,由家庭的男主人把木甑抬到院坝里,将糯米饭倒进石碓窝里,由两个人一组开始用粑捶或木杵捣软捣烂,

糯米饭捣软成泥状后,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之后放在用芝麻或黄豆等,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盘里滚动,沾满糖粉后取食,香甜软糯,滋味可口。

山东麦箭

麦箭乃是即墨中秋节吃的一种应节食品。它先用白面摊成煎饼,再加上肉馅或素馅,然后用秫秸卷成筒状蒸熟,吃时加上调料,味道十分鲜美。

南瓜

江南各地过中秋节,讲“有钱人家吃月饼,穷苦人家吃南瓜”。传说很久以前,南山脚下住着一户穷苦人家,双亲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黄花。那时连年灾荒,黄花的父母病在床上,八月十五那天,黄花在南山杂草丛中,发现两只扁圆形野瓜。她采了回来,煮给父母吃。

两老吃了后食欲大增,病体也好了。黄花姑娘就把瓜子种在地里,第二年果然生根发芽,长出许多圆圆的瓜来,因为这是从南山采来的,就叫南瓜。从此,每年八月十五这一天,江南家家户户流传着“八月半吃老南瓜”的风俗。

西瓜

中秋佳节,陕西人不论贫富,必食西瓜,西瓜往往切成莲花状,增加喜庆吉祥的气氛。西瓜作为解暑良品,性寒凉,糖粉多,能清热泻火,具有宽中下气、利尿、治血痢、解酒毒的功效。

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团圆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外拖面煎至金黄,此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认为,藕经过煮熟以后,性由凉变温,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的功效。

螃蟹

早在明代的中秋宴上,螃蟹便成为了充场的主角,《酌中志》一书中写道:“蒸熟五六成,群攒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脐盖,将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当时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吃蟹,佐以酒醋,很是流行。螃蟹性冷,吃螃蟹最好趁热吃,并多沾些姜酒类食品,以去其寒。

田螺

中秋食田螺,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肉质特别肥美,因此是食田螺的最佳时节。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芋头

台湾地区流行在中秋节吃芋头。有俗语说:“吃米粉芋,有好头路”。取芋、路的谐音来祈求祖先保佑自己找到好工作。中秋食芋头,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剥鬼而食之,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可敬。

鸭子

传说元末,蒙古统治者欺压汉人,汉人决定推翻元人。但当时统治严厉,不能明着组织斗争,就用暗语。当时汉人称蒙古人为“鞑子”,就取谐音“鸭子”。大家约定,中秋节吃鸭子,就是中秋节大家一起采取行动,推翻元人统治。

而从时令来说,每年中秋前后,盐水鸭色味最佳,这是因为鸭在桂花盛开季节制作,鸭肉会带有桂花的香气,所以美名曰“桂花鸭”。在《白门食谱》中曾有这样的记载:“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着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

桂花酒

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桂花酒选用秋季盛开之金桂为原料,配以优质米酒陈酿而成,早在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历史也是相当久远。

菜饼

台湾宜兰地区在中秋节除了吃月饼外,还吃一种菜饼。菜饼以面粉为材料,中间抹上黑糖烘培而成,味道香脆爽口。

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时。因其红似玛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浆,石榴便成为桌上供品之一,象征长寿、团圆和吉祥。

5、中秋节不吃月饼的国家

中秋节是一个有着特殊寓意的日子,中秋节是从中国传出去的,中国邻国经过多年来文化的融合形成了自己的中秋节。中国中秋节的习惯就是赏月、吃月饼,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来临了,中秋节不吃月饼的国家有哪些呢?

朝鲜:松饼

朝鲜中秋节叫“秋文节”。也称“秋夕”“嘉徘”,与元旦、寒食、端午列为民间四大佳节。当天,他们以松饼为节物,家家蒸食并相互馈送。松饼形如半月,用米粉制成,内馅豆沙、粟肉、枣泥等,因蒸时垫有松毛而得名。有的还吃用糯米和松子、栗肉、枣泥、蜂蜜做的八宝饭。

韩国:松饼

而同在朝鲜半岛的韩国,中秋叫“秋夕节”。韩国也有独特的中秋食物——那就是跟邻国朝鲜一样的松饼。这其实就是年糕的一种,其做法是,用水将米面和好,包上芝麻、小豆、芸豆、栗子等馅,做成半月模样或贝壳模样,放在松树针叶上蒸熟后,在其表面涂一层香油即可,形状有点像水饺。可以切成片、四角形或菱形。

柬埔寨:扁米

柬埔寨人,在佛历十二月上弦十五日举行传统的“拜月节”。这天清晨,人们开始准备供月礼品,有的采鲜花,有的挖木薯熬汤,有的舂扁米,有的煮甘蔗水,一派欢乐繁忙。晚上,大家把供品放进托盘,将托盘放在房前一张大席子上,静待明月东升。当月上树梢头,人们虔心拜月,祈乞赐福。拜毕,老人把扁米塞进孩子嘴里,直到塞满不能咀嚼时方止。这表示“圆圆满满”、“和和美美”。大家尽兴品尝美食而散。

日本:团子

日本人称中秋节为“月见节”。日本人过中秋吃的不是月饼,而是江米做的“团子”,称为“月见团子”。这种外皮用糯米面制成,里面包裹栗子、芋头等馅料的江米团酷似放大版的汤圆,是日本独有的“赏月食品”。琉球人中秋节会吃一种叫吹上饼(ふちゃぎ)的食品,这是一种表面铺上红豆的米饼。还有拔河的风俗。

泰国:寿桃

泰国人把中秋节唤做“祈月节”。每当泰国的八月十五之夜,各家各户用甘蔗扎成拱门,男女老少都要集中参拜月亮。中秋桌上供奉着中国民间传说的“八洞神仙”,个个栩栩如生。桌上还摆满了“寿桃”、“月饼”之类美食。据泰国传说,中秋祈月,八仙会带着寿桃到月宫给观音祝寿,菩萨神仙们就会“降福生灵”。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