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方位图(方位图与示意图区别)
2024-10-03
更新时间:2023-03-10 09:01:33作者:佚名
人只一生,千万种姿态,不尽相同。
每个人追求的东西不一样,自然也就会有不同的人生态度以及生活方式,自然也就有了不一样的 人生。
生活,不必仰望别人,更不必妄自菲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古人常说:知足即富人,厚道即好人,平常即高人。
这不失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知足即富人
老子有云:知足者富,心安者贵。
人活一世,欲望太甚,贪念太重,未必是好事,知足常乐者,反而过得富足又快乐。
智伯,是春秋时代的人,他的野心很大,有一次他还联合了韩、赵、魏三国,把中行氏给灭掉,侵占了中行氏的领土。
过了几年,他又派人向韩国要求割地,韩国惧怕,就给了他一块有万户人家的土地。
智伯这回知道了食髓知味,又向魏国要求割地,魏国本来不想给,但是也怕围攻,只好和韩国一样,也给了他一块土地。
智伯心中更高兴了,向赵国索取蔡和皋狼这两个地方;但是赵襄王拒绝了,智伯便结合韩国和魏国要攻打赵国。赵襄王采用谋士的计策,迁都晋阳,准备了充足的粮食来抵抗智伯。
这样经过了三年,智伯始终没有办法攻下晋阳。但是,赵国的粮食快要用完了,派人去游说魏和韩,教他们联合起来,倒戈攻打智伯。
因为智伯的野心太大了,魏国、韩国就答应了。于是,赵国连夜出兵,韩、魏两国跟着响应,把智伯击败,并瓜分他的土地;当时,天下的人不但不同情智伯,反而讥笑他“贪得无厌”,得到报应。
古人说:“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
人生本不苦,苦的是欲望太多;人心本不累,累的是相互攀比。
人生之所以烦恼,不是拥有太少,而是贪念太多。
越是聪明的人,想要的就越少,就越懂得知足,因为财富的多少,低位的高低,远远比不上内心的充盈和踏实。
知足者常乐,知足的人,拥有更多的快乐和安宁,这才是无价之宝。
厚道即好人
厚道的人,不会算计别人,不会背后中伤别人,他们行事坦荡,作风大气。
厚道的人,老实本分,但是不笨,心里有数但不揭穿,他们待人真实,不会欺骗。
厚道是安身立命之本,从古到今,厚道之人,都福禄深厚。
《周易·坤卦》上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就是以厚德去包容万物。大地以广厚之德,载含万物,容载万物。君子应该效法大地,厚德容物。厚德是一种观光的胸怀,能够包容不同的人、不同的意见、包容别人的过失。
厚道的人都以仁爱之心包容别人。在山东聊城有一个“仁义胡同”,又名“六尺巷”,也称“状元街”。
这里有一个美丽传说讲的是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在京城为户部尚书。家中因为宅基纠纷,修书一封,希望他能为家中撑腰。
收到家人来书,遂修一纸家书:“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后,自感惭愧,主动让出三尺,邻居知道后,也深感惭愧,让出三尺来,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
《道德经》说厚道: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厚道的一个很重要的内涵就是“居其实,不居其华”。老子看到,作为的华丽、繁华,或者我们现在说的“名利”,本质上是薄的,不实在的,更非永恒的。什么才是实在的、厚的?老子给出的答案是“道”。“道”就是朴,见素抱朴,返璞归真。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一个厚道的人,一定要质朴、真诚,不要过度追求繁华、虚名。人一旦全心追求这些,那么必然会变得虚伪。
厚道是最好的人缘。《论语》上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一个厚道的人就这样,别人都愿意跟他相处,做他的朋友,对他有一种深厚的信任。
因为厚道的人做事厚道,“可以把很小的孤儿委托给他教养,也可以托付一个百里大的诸侯国的命运给他,面对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他能够保持大节不变,意志不可剥夺。
厚道的人看似吃亏,其实是在积攒福祉,增添好运。
平淡即高人
苏轼有诗云:人间至味是清欢。
曾年少时,意气风发,总觉得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才叫人生,如今半生已过,只觉得平平淡淡才是本真,人生苦短,不如从简。
白岩松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只有5%是精彩的,也只有5%是痛苦的,另外90%是平淡的;人们往往被5%的精彩诱惑着,忍受着5%的痛苦,在90%的平淡中度过。
人这一生有不公,不忿,不平,有坎坷,困难与失败,与其抱怨命运多舛,不如坦然处之。
清朝著名文学家郑板桥,曾任山东莱州府潍县知县,一腔热血,爱民如爱子,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但他做官之后才发现,官场复杂,人心不古,凌云壮志难以实现,于是他辞官回乡,卖画为生,一肩明月,两袖清风,恣意半生。
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面对生活,过于小心是自卑心态,过分追求是自我伤害;真正幸福,有意义的人生,都源于简单和平淡的生活态度。
人生只有一次,知足常乐,才是大智慧,厚道做人,才是高情商,平淡生活,才是聪明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