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合肥市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

更新时间:2022-03-27 03:10:18作者:佚名

合肥市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

  合肥市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精神,以及《合肥市中小学办学行为“十不得”》等相关要求。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语文学科和儿童发展规律,按照“统筹管理作业、精心设计作业、科学布置作业、督促完成作业、认真批改作业、研究指导作业、督导监测作业”的总体思路设计与实施小学语文作业,进一步规范我市小学语文作业管理,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质量,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二、基本原则

  1.一致性原则。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设计作业,确保目标、教学、训练三者之间的一致性,体现作业训练的实际效果。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要兼顾基础知识、语文能力、学习习惯等不同维度的相关要求,防止学习活动单一化和片面化。

  2.整体性原则。教师要纵观整个小学阶段教材编排特点,依据各年段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单元一体化视角下统一安排作业内容,形成完整的学习系统,促进学段目标和单元目标的达成。

  3.递进性原则。单元视角下,各课时作业内容要前后关联,逐步递进,帮助学生巩固复习所学的知识,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持续发展。单元内各课时作业要有梯度、有侧重,统筹安排时间、难度、类型,体现递进性。

  4.多样性原则。丰富多样的作业形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还能提升作业完成的品质。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结合学习目标和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发挥创造力,让作业形式变得丰富、生动而有趣。

  教师在关注作业内容与形式的同时,还要注意作业的可操作性,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家庭实际情况,选择适切的作业形式,保证作业训练顺利而有效地实施。

  三、基本要求

  1.依标扣本,整合优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规定了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任务、质量标准。教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它体现了对《课程标准》的具体落实,是教师设计作业的重要依据。因此,要学习、研读《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明确各学段教材中单元学习目的和任务,并以此为标准设计整个单元的作业体系,确保作业设计不超纲、不走样。

  2.关注质量,培养品质。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双基训练,既要体现基础知识的整体落实,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层次性,尽量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要精心设计作业内容与形式,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促进个性发展。杜绝布置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的作业。

  3.注重作业评改,促进自我发展。作业检查与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获取教学反馈,及时调控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作业评改要及时、客观,合理引导多元评价,培养学生相互学习、自我纠错意识。采取多种作业评价方式,将纠错评价与欣赏评价、专项评价与综合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有机融合,改变作业评价单一枯燥模式。

  要将作业评改相关因素纳入作业设计整体活动中,实现作业设计、实施、评价三位一体,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内容与形式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要具有“聚焦单元整体,坚持目标导向,关注学生发展”的特点,要根据作业内容不断优化设计,提升作业品质,正确发挥语文作业导学、助学和评学功能。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学段目标,围绕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模块,对语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提出如下建议:

  识字写字

  第一学段(1-2年级)

  1.正确认读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掌握多音字的不同读音;作业形式以口头作业为主。

  2.写字是本学段的主要书面作业,在课内完成。通过抄写、扩词、听写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积累词汇。

  3.掌握汉字书写规则,正确规范书写汉字。认识基本笔画和偏旁,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第二学段(3-4年级)

  1.学生开始独立识字,除了教科书中的生字学习外,要鼓励学生借助阅读和生活经历主动识字,扩大识字量。

  2.写字作业仍是本学段的重要作业,教师应统筹好抄写生字、抄写词语、听写等作业种类,减少重复性作业,杜绝超量机械作业。提倡在语境中检查巩固字词,将识记、积累与运用有机结合起来。

  3.能根据汉字的结构规律书写,力求美观。

  第三学段(5-6年级)

  1.通过多种方式检测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和效果。除了教科书外,可以安排少量课外常用字词的练习,引导多渠道识字。

  2.抄写课文中规定的生字新词,有速度和美观方面的要求。积累优美词句和有新鲜感的词语等。

  阅读

  第一学段(1-2年级)

  1.学习正确朗读课文。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大声读课文,并将朗读的快乐分享给同伴和家长。

  2.有计划、分阶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背诵作业尽量在课内完成,教师应提供充分的时间作保障。

  3.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教师要为此做好选文、指导、检查等环节工作,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质量。

  第二学段(3-4年级)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作业仍以当堂训练为主。

  2.以语文教科书为依据,选择优质教辅资料,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考虑到学习的差异性,建议设计多种选项,分层布置,控制作业的难度。

  3.有计划、分阶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教师在课堂上要对背诵篇目作适当讲解,学生当堂完成背诵。

  4.鼓励学校开设阅读课,指导学生自主阅读;鼓励营造书香家庭,学生每日在家阅读不少于30分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5-6年级)

  1.自主完成新课预习,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围绕课文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主动搜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并加以整理。

  2.按照教科书的相关要求,巩固生字新词,积累词汇和经典语句,背诵课文片段等。

  3.诵读《课标》推荐的优秀诗文,尝试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

  4.提倡开设整本书阅读课,扩展阅读面。坚持每天阅读不少于30分钟,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习作

  第一学段(1-2年级)

  1.鼓励学生写一句完整的话。建议将写话与说话、朗读、仿写结合起来,降低作业难度。

  2.从二年级起,开始写话练习。写话作业当堂完成,教师及时指导评改。

  3.正确对待写话作业中书写和标点错误的现象,避免学生对写话产生恐惧紧张心理。

  第二学段(3-4年级)

  1.充分预估习作教学的难度。习作作业设计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层次,兼顾习作的基础性要求和专项训练要求,体现一课一得。教师要用好习作例文和下水文,降低习作难度。

  2.有计划地将随堂练笔和专项习作结合起来。专项习作要加强习作指导,学生当堂写作。

  3.酌情布置摘录、周记等作业。不以字数篇幅和华丽辞藻等要求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三学段(5-6年级)

  1.根据课文要求当堂进行仿写、续写、写感悟等小练笔。

  2.完成教科书中规定的习作篇目,做到语句通顺,标点正确,有真情实感,书写规范整洁。

  3.可以对习作篇幅提出适当要求,鼓励写生动、写具体。不赞成布置作文选式的习作题。

  4.提倡当堂完成习作。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

  口语交际

  第一学段(1-2年级)

  1.课堂上,要求学生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学会的词语进行交流。

  2.借助图文和想象,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

  1.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学会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在模拟生活情境中学会表达和应对。

  2.交际话题要符合学生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

  3.口语交际作业当堂完成,教师要加以指导帮扶。杜绝将口语交际作业书面化。

  第三学段(5-6年级)

  按照教科书的要求进行交流,重点指导演讲、朗诵、辩论等难度较大的口语交际练习。

  综合性学习

  第二学段(3-4年级)

  1.重点指导学生搜集资料、交流讨论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将综合性学习和日常学习结合起来。

  2.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完成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鼓励在综合性学习中同伴协作,经历学习活动全过程。

  3.根据学情分层设计综合性学习主题,确保人人能参与,人人有收获。

  第三学段(5-6年级)

  1.结合课内外学习,合作完成写诗、合作编写小诗集、写活动总结等综合性学习任务。

  2.按照课文要求,自主完成方案设计、搜集资料、成果展示等内容,学会对活动的整体评价和单项评价,学会自我反思。

  3.可在假期进行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促进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培养学科素养。

  五、检查与评价

  (一)总体要求

  一二年级语文作业应在课堂上完成,教师要设置批改记录,充分利用课堂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并及时反馈。

  三四年级语文作业以班级三分之二同学完成时间为标准,每天作业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每天作业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在校内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及时反馈作业结果。

  (二)具体要求

  1.所有布置的书面作业,教师必须用红笔全批全改。实践性、综合性作业,可根据作业性质用适当的方法加以评价,如展示、交流等。

  2.批改作业要及时规范,除习作和综合性学习外,尽量做到当天作业当天批阅并反馈。避免错批、漏批现象发生。

  3. 统一按教材规定修改符号进行批改,正确的打“√”,错误的画“○”标出,也可在旁边进行示范书写。不合格的作业,辅导后要让学生及时订正,学生改错后及时复批。每次作业前应改正上一次作业中的错误。

  4.习作批阅采用“等级加评语”的方式,一周内批完并及时反馈。评语要根据学段特点和所在单元的习作要求,进行有的放矢地评价,评语中不得使用歧视性、侮辱性言辞。

  5.学困生作业要坚持面批面改,对作业中的错误进行讲解示范,让学生及时改正。

本文标签: 作业  习作  学生  年级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