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鸵鸟的生活习性介绍 鸵鸟的特点及生长环境

更新时间:2023-05-19 00:07:20作者:佚名

鸵鸟的生活习性介绍 鸵鸟的特点及生长环境

(一)食性

鸵鸟为杂食性,属草食单胃禽类,其消化道组成与其他畜禽不同。鸵鸟没有牙齿,也没有嗉囊,食管直通腺胃。腺胃很发达,也叫前胃。腺胃与肌胃由一较窄的通道相连,此狭窄连接部有时会引起胃阻塞。鸵鸟还具有一对不等长的发达盲肠(一般左盲比右盲肠长10-15cm),其小肠和大肠特别长,有限的食物可以经过充分地消化吸收而为其所用,以至于鸵鸟的粪便无臭,没有肥力。鸵鸟的盲肠、大肠发达,提供了发酵空间,所以鸵鸟依靠微生物(不同于反刍动物,没有纤毛虫),能消化大量的纤维性饲料,具马属动物的消化功能。消化过程产生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被机体吸收后提供能量。其采食方法为:将采食到的草料完整吞到咽后食道膨大部。待采食到一定量时再靠食道平滑肌的收缩将食物送入前胃。其进食方式为间歇性、随意性自由采食,亦有条件反射行为。鸵鸟不仅采食众多种类的青草,有时也采食灌木和树木的青绿部分。在干燥的环境下,鸵鸟采食多汁植物以补充水分。在沙漠里,鸵鸟还啄食一些小的蜥蜴、蝗虫、白蚁等小动物,以补充蛋白质和能量来源。鸵鸟能在腹下储存大量脂肪以度过食物短缺时期。

(二)生活习性

1.适应性广

鸵鸟原产于非洲和阿拉伯沙漠和草原,恶劣的气候和自然条件,造就了鸵鸟独特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鸵鸟能在-30-45℃的条件下常生长繁殖。可以在草原极度贫乏的情况下少量采食而维持生命。

2.群居性强

鸵鸟在繁殖期常为l雄5-6雌结成小群生活,平时则一般l0-15只一群,有时多至40-50只。当一群鸵鸟在采食或饮水时,常可看到至少有1只鸵鸟在探望扫视,待其他鸵鸟抬头时此鸵鸟才低头进食和饮水,这种轮换一次只需几秒钟。在睡觉时,同样也有类似的现象。同群鸵鸟中一般不表现采食等级制度,只要有空间,鸵鸟间极少表现采食的攻击行为。当驱赶时,若是单独或少数几只,会显得难于进行,若整群则容易得多。

3.胆小、易受惊

当环境安静时,鸵鸟逍遥自在,或自由活动,或蹲下休息。当有人进场参观时雄鸵鸟会伸长脖子观望,并走过来欢迎,特别是雄鸵鸟交替晃动双翅,以示热情欢迎,但遇到突来的巨响,如刺叭、雷电、爆破声等则会引起鸵鸟惊群,无目的狂奔,撞在围栏上,甚至冲坏围栏,造成伤亡。

4.抗病力强

鸵鸟与大多数野生动物一样,具有很强的抗病力,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均对其无不良影响。目前尚未发现成鸟因传染病而导致大批死亡的情况。

5.性成熟晚

鸵鸟的性成熟时间视品种和饲养环境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一般雌鸵鸟在2-2.5岁,雄鸵鸟3-4岁可达性成熟,雌鸵在18月龄开始产蛋。产蛋期长达30年,50岁仍有产蛋能力。其寿命可长达81岁。

本文标签: 鸵鸟  标签  生活习性  

为您推荐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或Neutrocyte)亦称嗜中性粒细胞、嗜中性细胞或嗜中性多核球(NeutrophilicGranulocyte),是血液白细胞的一种,也是哺乳动物血液中最主要的一种

2024-01-21 00:48

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英文:centralnervoussystem,缩写:CNS)是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集中的结构,在脊椎动物包括脑和脊髓;在高等无脊椎动物如环节动物和昆虫等,则主要包括腹神经索和一系列的神经

2024-01-21 00:48

乳腺癌(乳腺癌是怎样引起的)

乳癌是由乳房组织发展成的癌症。乳癌的征象包括乳房肿块、乳房形状改变、皮肤凹陷、乳头分泌物或是皮肤出现红色鳞屑状斑块。而出现远端转移的病患,可能会有骨痛(英语:Bonepain)、淋巴结肿大、呼吸困难或

2024-01-21 00:48

丙三醇 丙三醇是什么东西

甘油(英语:Glycerol),又称丙三醇,化学式为HOCH2CHOHCH2OH,是一种简单的多元醇化合物。它是一种无色无臭有甜味的黏性液体,无毒。甘油主干存在于称为甘油酯的脂质中.由于它具有抗菌和抗

2024-01-21 00:00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十总穴之一。位置特点所谓“妇科三阴交”,顾名思义此穴对于妇症甚有疗效,举凡月经失调,白带,经前症候群,更年期症候群等,皆可治疗;又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

2024-01-21 00:00

义肢 义肢机械腿多少钱

假体(英语:prosthesis)又称义体、人工植体(prostheticimplant),是一种人造装置,用以替代因创伤、疾病或先天障碍而缺失的身体部分。汉语对特定身体部位的假体又有特定称呼,例如上

2024-01-2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