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的肉肉怎么种植 刚买的肉肉如何种植
2023-12-14
更新时间:2022-10-08 03:24:52作者:未知
近期红火蚁开始在我国12个省份传播,对农业、林业和人类产生了严重的威胁。近日,红火蚁位列最危险入侵物种,那红火蚁具体有哪些危害?红火蚁入侵中国最严重的是哪个地方呢?小编整理详情如下:
一、红火蚁位列最危险入侵物种是怎么回事?
近日,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9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红火蚁阻截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称《通知》),并于广州市增城区举行了“全国红火蚁联合防控行动启动仪式”。红火蚁和红火蚁防控由此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之一。
1.原因一:生性凶猛
许多国人对红火蚁无疑是很陌生的。的确,这种原产自南美巴西、巴拉圭与阿根廷交界地区的昆虫,是地道的外来入侵生物,此前其知名度在社会上并不高。如其名所示,红火蚁通体呈红蝎色,外形与人们常见的蚂蚁相似,长约3毫米到6毫米之间,看起来其貌不扬,似乎并无特别之处。
2.原因二:防控难度高
红火蚁不仅危害大,而且防控难度很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物种特点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决定的。
红火蚁繁殖速度十分惊人,增加了灭杀的难度。在红火蚁群体中,蚁后是专门负责产卵、繁衍后代的关键角色,有些红火蚁巢中会有数只甚至数十只蚁后,每个蚁后每日可以产卵1500粒到5000粒,红火蚁数量短时间就可以大量增加,导致蚁群规模极其庞大,有些蚁巢可能有多达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只红火蚁。
3.原因三:侵入超16载
2004年9月下旬, 在广东省吴川市发现一种危害严重的蚂蚁。陆永跃作为专家之一,通过形态特征鉴定和赴吴川实地调查,确定这种蚂蚁为红火蚁,首次证实红火蚁侵入到中国大陆。相关实验表明,吴川新发现的红火蚁与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红火蚁同源性达100%。现场调查结果显示,红火蚁发生区内部分地点如荒坡、草地、长满杂草的田埂等,其发生密度较高,已对当地农业生产,人们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等造成了不利影响。这些研究调查结果为应对红火蚁的入侵预警、预防和迅速扑灭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正是鉴于红火蚁的严重危害性,媒体在报道时纷纷引用专家对其标志性评价即红火蚁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入侵物种之一”。
二、红火蚁具体有哪些危害?
具体来说,红火蚁的危害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一是破坏当地生态结构
红火蚁适应性很强,入侵一地后,往往迅速发展为优势种群,不仅将该地其他类型蚂蚁“赶尽杀绝”,而且把蜘蛛等益虫消灭,使得原有生态结构遭到巨大破坏,造成生态严重失衡。
2.二是导致农作物减产
红火蚁直接取食作物的种子、果实、幼芽、嫩茎、根茎等,搬运、放牧蚜虫、蚧类等分泌蜜露的害虫,传播植物病虫害。这些直接给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3.三是威胁人们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红火蚁受到干扰后不仅不会四散逃生,而且会产生极强的群体攻击性,通过蜇咬将毒液注入受害者皮肤,让容易过敏的人出现脸红、荨麻疹,甚至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过敏反应严重者会出现呕吐、头晕和休克等症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可能危及生命。
4.四是威胁公共安全
由于红火蚁常常入侵户外与居家附近的电器设备,如电表、电话总机箱、交通号志机箱等,可能造成电线短路或设施故障,进而可能引发公共安全事故。
三、红火蚁入侵中国,最严重的是哪个地方?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截止到今年3月,红火蚁已传播至我国12个省份435个县市区。尤其是近5年来新增红火蚁发生县级行政区191个,较2016年增长了一倍。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行政区名录》显示,红火蚁危害区域最多的省份为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省份,广东最甚,涉及县(区、市)已超百个。
四、红火蚁怎么消灭?
1.消灭方法一:利用天敌
红火蚁的天敌是南美果蝇,这种蝇是一种“蚤蝇”,通过寄生方式进攻红火蚁。幼虫孵化以后食用蚂蚁的体内组织等为食物,同时幼虫可以控制红火蚁的身体动作,也就是行动方式。
2.消灭方法二:专用饵剂
红火蚁灭杀一般会使用到红火蚁专用饵剂进行消杀,这种方法是PCO公司常用的方法,也是比较经济的方法,效果也算比较好的。
3.消灭方法三:高效氯氰菊酯
除了专用诱饵消杀,还可以用高效氯氰菊酯兑水喷杀,这种方法也是不错的,能够快速见效,只是操作会复杂些,而且需要专业的喷杀器具。
4.消灭方法四:使用物理方法
找到目标蚁巢,然后用锄头把蚁巢翻开,用勺子把开水一勺一勺地往蚁巢里灌入也可消灭红火蚁。单次处理成功率较低,必须每隔5-10天处理1次,连续处理3~4次,但处理区域很容易再发生。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避免被沸水烫伤,或伤害周围的植物。
春秋两季是红火蚁活跃期,也是开展集中防控行动效果最佳期。专家认为,只要按照《通知》要求,相关各方携手努力,加大防控力度,就一定能够遏制红火蚁传播势头,为粮食连年增产和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进一步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