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的肉肉怎么种植 刚买的肉肉如何种植
2023-12-14
更新时间:2023-05-22 16:48:45作者:佚名
在大别山深处的湖北英山县杨柳湾镇,有一个叫翻身湾的小山村,过去这里穷得叮当响,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是什么使翻身湾农民真的翻身了呢?
原来是该村一个在县直企业下岗的年轻人。他返回家乡,大力发展茶叶产业,让全村农民告别贫困,他也因此使自已由一个不名-文的下岗工人变成身价百万的企业老板。他就是英山县翻身湾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柏云。
2000年从英山县茧丝绸公司下岗的徐柏云回到了家乡。当时,村集体茶场无人承包,茶叶难卖,仅靠小贩们不定期的收购鲜叶,价格便宜,茶农不愿管理茶园、采摘茶叶。在众说纷纭中,他接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为了保证茶农茶叶有处卖,刚在村里签订协议后,他就张罗着收购茶叶。茶叶有人收,茶农们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却苦了他这位门外汉。为提高制作技术和扩大巿场,他到全县各地、找客户、送样品、求经验、学技术,终于使茶场基本走上正轨。
经过两年的摸爬滚打,2003年,在英山第十三届茶叶节上,徐柏云的茶业凭着过硬的质量,在现场参赛的茶叶节中荣获了十佳英山云雾茶称号。随后,他和茶场员工-起提高制作工艺和水平。2004年,在英山县第十四届茶叶节现场制作名优茶擂台赛上,徐柏云首次摘得该县茶王桂冠。地处山沟的小茶场一下子名气四扬,报纸上、电视上都有了这个小茶场的报道,中央电视台还到茶场录制专题节目并在央视节目播出。影响力有了,茶叶供不应求了,周围的茶农也得了实惠。尝到甜头之后的徐柏云更加注重员工的技能培训和技术创新,更舍得技术投资了,更注重质量了。
2005年,为充分利用茶王的品牌效应,徐柏云以原翻身湾生态茶场为基础,融资500万元组建了英山县翻身湾茶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拥有l000平方米无公害标准化制茶车间,添置加工机械设备60台套,引进国内先进清洁化生产线两条、微波杀青干燥机-台,使日产干茶能力达到2000多千克。加工设备全部使用卫生无污染的电能,避免了茶叶加工的二次污染,保证了消费者的安全。同时,公司进行了规范化管理,设立了质检部、生产部、财务部、营销部等部门。
为了将产业做大,把企业做强,徐柏云以公司为基础,网罗一批茶叶种植大户和加工厂共同组建了英山团黄贡茶专业合作社,相互协作,共赢发展。与茶农签订协议,实现订单式生产,订单式销售。他还以办培训班、黑板报、广播、印发资料等形式,在产前、产中、产后,中国农业网组织广大茶农学习茶园的培肥管理、防虫用药、修剪手摘等技术,进行专业培训。到田间地头对茶农进行现场解难,送技术、送肥药上门也是经常的事。他还提出了好茶是种出来的发展观念,注重茶园的源头管理,实现了十二统-:统-农资供应、统一种植技术、统-采摘标准、统-病虫防治、统-技术培训、统-加工工艺、统-高档品牌、统-产品标准、统-产品包装、统-物流运送、统-巿场开拓、统-产品宣传。十二项的统-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使茶叶有序、高品质进入巿场,提高了企业、农户效益。确保了社员产品不愁销,也保证了公司加工原料的供应和消费者的饮用安全。公司坚持公司十合作社十基地十农户十巿场的发展模式,网罗英山杨柳、雷店、陶河、草盘和安徽岳西县白帽、古坊等6个乡镇、0.5万公顷茶园,辐射茶农3万多户,吸收合作社社员260人,加盟厂家和门巿各l0家,实现了公司、茶农、销售商多方共赢。仅去年,茶农亩平增收都在500元以上。
通过几年的商场摸索和理论深化,他坚持以巿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网络促发展、以科技作支撑,推出了质量回访制,服务投诉制,建议有偿制.
在企业科技创新上,他经常穿梭于相关科研部门,在其努力下,取得了湖北省科研单位中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支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不断开拓茶叶新产品,聘请了华中农业大学茶叶博导倪德江教授为公司常年技术顾问,并被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定为科研教学基地,开创了英山茶企与高等学府合作的先河,并合作成功开发出了团黄牌绿茶保健枕、桑叶保健茶、乌龙茶等系列产品。桑叶茶的开发,就为茶农增收50余万元,将昔日的废品变成了都巿人保健的宠儿。去年生产的乌龙茶上巿,得到了省农业厅茶叶专家的肯定,也是黄冈巿惟-生产乌龙茶的厂家。与此同时,他还对英山历史文化名茶一一团黄贡茶进行了传统工艺挖掘。结合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制定了团黄贡茶生产工艺和标准,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得到了巿场和用户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