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竖琴海豹图片大全 竖琴海豹的图片

更新时间:2022-06-16 04:57:35作者:未知

竖琴海豹图片大全 竖琴海豹的图片

竖琴海豹

竖琴海豹别称格陵兰海豹、恋冰海豹、天琴海豹等,体长1.7米,体重130千克,面部宽阔,两眼靠近,强壮而呈黑色的爪子,银白色而光滑的皮毛,明显的黑色条带在背部形成许多鞍纹,大体呈竖琴图案,主要分布于亚特兰大以北到北冰洋间的极地地区,生活于极地的开阔海洋和海岸线边缘地带,以鳕鱼、香鱼和鲱鱼等为食,通常以集群的形式沿着冰带的边缘大规模迁移。

竖琴海豹

竖琴海豹成体上半身有醒目的黑色斑纹,形如竖琴或马蹄铁状,“竖琴海豹”之名即来于此。成体毛色银灰(雌性杂有黑色点斑),身体两侧有黑色斑纹。头部黑色,雌性面部偏白有斑点。面部宽阔,眼距较近。胡须发育完好。前、后鳍肢的爪为黑色,后鳍肢与躯干交接处常有黑色斑点。初生幼体全身覆盖白色胎毛,半个多月后毛色渐变为具不规则黑斑的银灰色。

竖琴海豹

竖琴海豹大部分时间在海上度过,停留陆地的时间较少,通常在夜间尝试登陆,繁殖和脱毛期驻地时间最长,在浮冰上下会花费较多精力打洞(洞口直径60~90厘米),以便入水和呼吸。善游泳,在冰面也能快速移动。前后鳍肢除在水中推动身体的用途外,还可调节体温和追求异性。

竖琴海豹

竖琴海豹的听觉和视觉非常敏感,发达的胡须能感应低频振动,以此探测猎物和天敌。嗅觉不如其他感官敏锐,但能分辨幼仔和天敌。可至深水觅食,平均潜水深度150~200米,潜水时长4~13分钟,主食鱼类,食谱涵盖67种鱼类和70种海洋无脊椎动物,如毛鳞鱼、北极鳕鱼等,幼兽食用小型无脊椎动物。天敌包括北极熊、虎鲸、格陵兰鲨和海象。

竖琴海豹

竖琴海豹雌性和雄性成熟期都在5.5岁左右,雌性平均繁殖年龄10岁,雄性8岁。雌性妊娠期大约是11.5个月,每年2~4月在浮冰上繁殖,每胎产仔1只。竖琴海豹没有固定的配偶,小海豹们从来不认识它们的父亲,抚育后代全靠母海豹。哺乳期过后雌海豹返回海中,33公斤重的幼仔被独自遗弃在冰面,在那里幼仔完成由白色到银灰色的褪毛过程,四周后完全独立,可下水觅食。从被遗弃到自主捕食期间,小家伙们的体内脂肪丧失掉50%,死亡率达20~30%。

竖琴海豹

竖琴海豹是北半球最丰富的鳍足类动物,全球接近900万只,每年新诞生幼兽约120万只,北大西洋约750万只,其中格陵兰海域有62.7万只,北海估计有140万只。2008年竖琴海豹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物种(LC),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本文标签: 竖琴  海豹  标签  

为您推荐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或Neutrocyte)亦称嗜中性粒细胞、嗜中性细胞或嗜中性多核球(NeutrophilicGranulocyte),是血液白细胞的一种,也是哺乳动物血液中最主要的一种

2024-01-21 00:48

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英文:centralnervoussystem,缩写:CNS)是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集中的结构,在脊椎动物包括脑和脊髓;在高等无脊椎动物如环节动物和昆虫等,则主要包括腹神经索和一系列的神经

2024-01-21 00:48

乳腺癌(乳腺癌是怎样引起的)

乳癌是由乳房组织发展成的癌症。乳癌的征象包括乳房肿块、乳房形状改变、皮肤凹陷、乳头分泌物或是皮肤出现红色鳞屑状斑块。而出现远端转移的病患,可能会有骨痛(英语:Bonepain)、淋巴结肿大、呼吸困难或

2024-01-21 00:48

丙三醇 丙三醇是什么东西

甘油(英语:Glycerol),又称丙三醇,化学式为HOCH2CHOHCH2OH,是一种简单的多元醇化合物。它是一种无色无臭有甜味的黏性液体,无毒。甘油主干存在于称为甘油酯的脂质中.由于它具有抗菌和抗

2024-01-21 00:00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十总穴之一。位置特点所谓“妇科三阴交”,顾名思义此穴对于妇症甚有疗效,举凡月经失调,白带,经前症候群,更年期症候群等,皆可治疗;又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

2024-01-21 00:00

义肢 义肢机械腿多少钱

假体(英语:prosthesis)又称义体、人工植体(prostheticimplant),是一种人造装置,用以替代因创伤、疾病或先天障碍而缺失的身体部分。汉语对特定身体部位的假体又有特定称呼,例如上

2024-01-2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