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怎么调整纸张的尺寸大小?(word中如何调整纸张大小)
2024-09-11
更新时间:2022-04-15 19:17:32作者:佚名
风水做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它在我国传统人居景观、城市景观等营造及改造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也是无法否定的。本文旨在通过从风水角度去阐述传统景观营造之原理,进而来说明风水理论对城市、宅居营造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并冀希能重新对传统风水理论予以批判的继承,古为今用。
一、风水的理论基础
风水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人郭璞的《葬经》: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不止,故谓之风水。风水常见别称有“堪舆、相宅、地理、形法、青乌”等。风水学说归根结底反映的就是一种“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理想景观模式,而该模式又以“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时为最佳。该理想模式在明十三陵中几乎得以完美的体现。
风水理论及其实践因历经长期发展变革,而趋于繁复纷杂,但其宗旨即基本追求却是一致的,就是审慎、周密地考察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而臻于天时、地利、人和诸吉兼备,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二、风水学三大原则及择址的五大步骤
在风水学三大原则,即“天人合一原则,阴阳平衡原则,五行相生相克原则”的指导下,传统风水学中择址选形,主要包括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五大步骤。
(1)觅龙:风水学将山脉喻为龙。土为龙肉,石为龙骨,草木为龙鳞。山之延绵走向即为龙脉,故觅龙,是对山脉的观察和选择,选择来龙深远,奔腾远赴的山脉,即龙要真。具体来说:觅龙要分辨五势九龙,分清走向,确定阴阳向背,论定吉凶宜忌,以选定具体地址。
(2)察砂:在风水格局中,砂是指怀抱城市的群山。地理学以前山为朱雀、后山为玄武,左山为青龙,右山为白虎。风水中将砂喻为龙的环护山丘,龙的帐幕,龙的仆从。察砂要求主山脉的前后左右均有环护山,砂山的形态以端庄、秀丽为吉,即“砂要秀”。察砂实际是寻找能“聚气藏气”的地理环境。
(3)观水:风水学认为,山不能无水,无水则气散,无水则地不能养万物。观水要求水质清明味甘为吉,水浊味涩为凶。水形呈随龙(贵有分枝)、拱辑(贵在前)、绕城(贵有情)、腰带(贵有环湾)。观水实际是考察地上地下水源水流的形态和水质。
(4)点穴:穴为龙脉止聚、砂山缠护、川溆萦回,冲阳和阴,土厚水深,郁草茂林之核点。穴的选择,关键在于“内气萌生(穴暖而生万物),外气成型(山川融解而成形象),山外相乘,风水自然。”点穴要求“穴要的”,就是要选中最佳位置。
(5)取向:即对位置的选定及布局,方向被八卦四正四隅并与人的五行相生相克原则判定吉凶。
这种缜密细致的选择方法和程序,历经数千年传承不辍的丰富实践经验和积累,从而在其本质上兼容了符合现代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生态学、心理学、景观学与建筑学等多方面的合理内涵。这一理论体制,更以其世俗化,深深植根于古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因此,实际上能对传统建筑的选址、规划布置和经营建设起到指导作用,以至于上至京都、皇家宫苑、陵寝,下至山村、民舍、坟墓,都曾统一在风水观念下一气呵成,与传统的营造学、选园学互与表里、相辅与用,尤其对中国传统的人居景观产生了普遍而深刻的影响,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中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中游的古城区阆中以及位于安徽黟县东北部的宏村就是利用风水理论进行人居环境经营的典型之一、二。
对于井邑之宅,即处于城镇聚落中的宅,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远不及毗邻宅周的其它屋宇、墙垣及道路等影响更为直接和密切,因此在井邑之宅的辨形方法中,龙、砂、水、穴遂被赋予了新的特殊喻义而加以应用。例如《阳宅集成》说:“万瓦鳞鳞市井中,高屋连脊是真龙,虽曰汉龙天上至,还须滴水界真宗。”《阳宅会心集》也说:“一层街衢为一层水,一层墙屋为一层砂,门前街道即是明堂,对面屋宇即为案山。”正是这种情况下,山川形法的许多内容,都被相应地加以变通引伸,运用在井邑之宅的外围环境景观选择或裁成修饰中。像住宅山墙形像,仿效“龙法”、“砂法”的山峦形像模式即所谓“五星形体”或“五行穴星”而加以塑造,就颇为典型。而照壁功能与风水构件中之朝山,案山是相同的。
三、风水对传统宅居营造的指导
对于风水对传统宅居营造的指导,风水著述颇多。《阳宅十书》:“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若大形不善,总内形得法,终不全吉。故论宅外形第一。”意思就是说山川自然并非处处皆可安顿人生,宅居外部环境的选择,能否处在“阴阳之枢纽”这样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是最为关键的。《黄帝宅经》:“舍以形势与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俨然,及为上吉”。则强调把宅舍作为大地有机体的一部分,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青乌子先生葬经》:“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意思是指风水格局既需要有山川聚结,形成内敛的外部空间围合并具有优美的景观,更要有维持生命存在及决定其变化的生气,充盈其间,而且有生态良好的内在环境质量,两者相辅相成,“宅遂能处在‘山水相交,阴阳融凝,情之所钟处也。’”而《阳宅十书》:“卜其兆宅者,卜其地之美恶也,地之美者,则神灵安,子孙昌盛,若培植其根而枝叶茂……,择之不精,地之不吉,则必有水象、蝼蚁、地风之属,以贼其内。使其形神不安,而子孙亦有“病死绝灭之忧”。则说明居住环境的好坏,对人类的体质和智力发展均有重大影响。诸如等等,都不同角度说明了宅居的经营,无论其座向方位,规模大小高平,内外空间的界合与流通,都要同自然环境相称,通过对“生气”的迎、纳、聚、藏等等细腻处理,来接受或调节自然环境。
四、改造风水的方法
在宅居的经营中,理想的风水宝地并非处处皆是,缺陷常有,因此,风水还提供对其选择的自然环境加以有节制的改造,主张“人心巧契于天心”,结合自然环境包括其山川胜景,巧加人工载体,并“通显一邦,延差一邦之仰止,事饶一邑,彰杨一邑之观瞻”(管氏地理指蒙),从而使之趋于完善。
改造弥补的方法主要在藏风与得水等方面下功夫。藏风的具体方法是培龙补砂。如果来龙低平,砂山残缺,不利藏风,则人工移土,填高补满,使龙砂藏风养气。对水的改造是多方面的,目的都是要达到得水,如果基址的风水缺水,则可以在造当的位置开渠引水进来,有的采取开湖挖塘,筑堤蓄水的方法,使基址得水。如果是有水而水不理想,或太急、或不相抱、或成冲射,则用相应的办法加以改造,如筑堤坝加以改造,使之平缓,或开挖河道使之改向等等。
另有一种改造风水的方法是用镇,如果来龙势猛,有不羁之象,就在山上修建宝塔、楼台以镇之。如果河水险急,泛滥成灾。也可修宝塔来镇压,所谓宝塔镇河妖就是这个道理。修桥、造亭和牌楼等也可以改良风水,风水桥、亭亦或牌楼可以锁住水口,留住财气。另外风水认为房屋的布局和内部设置也可以矫正风水,达到趋吉避凶。如正门前有大路直射,或正当风,可以在门内设照避或屏风,就符合风水要求了。
总之对于中国常见的背山面水的城市、树落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生态学意义的典型环境。其科学的价值是:背后的靠山,有利于抵挡冬季北来的寒风;面朝流水,即能接纳夏日南来的风,又能享有灌溉、舟楫、养殖之利;朝阳之势,便于得到良好的日照;缓坡阶地,则可避免淹涝之灾;周围植被郁郁,即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又能调节小气候,获得一些薪柴。这些不同特征的环境因素综合在一起,便造就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环境。这个富有生态意象、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或村镇,也就是古代建筑风学中始终追求的风水宝地。
综上所述,透过玄学迷信的帷幕,我们可以看到,实质上作为一种园林景观设计的风水理论,在创造美好的居住环境方面,不仅十分注意与居住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生态环境质量问题,而且重视与视觉艺术有密切关系的景观质量问题。在这种环境设计中,景观设计功能与审美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我们还可以看到,风水理论受到我国传统的儒、道、释诸家哲学以及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融合了中国文化的产物。我想,我们今天应以科学的态度,研究风水理论及其实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审慎周密地考察自然环境,顺应自然,结合当代景观建筑学和生态建筑学,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一定可以创造臻于天时地利人和诸吉皆备的良好居住环境,以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更希望通过对风水理论的重新认识,能对今后的城市、宅居选址及建设提供借鉴,古为今用,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