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神秘的达斡尔族民俗(神秘的达斡尔族民俗传说)

更新时间:2024-06-27 18:02:11作者:未知

神秘的达斡尔族民俗(神秘的达斡尔族民俗传说)

达斡尔族(神秘的达斡尔族民俗)

达斡尔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带;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辽宁省等地。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次年即征服黑龙江中游萨哈连部,当时达斡尔或以地区被称为萨哈连(满语对黑龙江的称呼),或以贡物特点称为萨哈尔察(满语译音意为黑貂)部,或与鄂温克等泛称为索伦部。至康熙初年,才出现”打虎儿”的译名,以后又常译为”达胡尔”、”达虎里”、”达呼尔”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定名为达斡尔。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原文字已丢失,现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现在达斡尔族基本上通晓汉语并会书写汉文,与蒙古族杂居的达斡尔族,大部份通晓蒙古族语。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与交融过程中,达斡尔族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俗,从日常衣食住行和节日祭祀等方面反映尤其明显。由于大部分生活在祖国北部边陲和深山老林之中,很少为外人知晓,所以人民带着神秘在探索了解这个民族,下面给大家做简单介绍。

一、衣

奇卡密:达斡尔人冬季穿用的一种靴子,用毛朝外的狍腿皮缝腰,用孢脖皮为底制成。其特点是轻便保暖、行走无声,行于冰雪路上,不易打滑。

哈日密:达斡尔族男子春秋两季穿的皮袍,用春,夏、秋初猎到的孢子皮制作。长至膝盖,前后开衩、便于骑马或田间劳动。比冬季穿的布贡奇德力短。

果罗穆:达斡尔族猎民穿用的皮袍。用毛朝外的狍皮制作。披上此狍服,可以用作行猎时迷惑野兽的伪装。

卡尔塔密:达斡尔族男子收割庄稼时穿用的狍皮短衣。其左边下摆长过膝盖。

塔特玛勒:达斡尔人冬季穿用的一种靴子,用布、羊皮或毛朝外的儿犴腿皮为靿,以牛皮为底制作。

绣花木屐:过去达斡尔族姑娘出嫁时穿用,必须是自做的绣花缎帮的木屐,木底有1寸厚。

刺绣衣物:达斡尔族年轻妇女喜爱刺绣、常在长袍和坎肩的襟边、领口、袖口、袖拢、衩口和下摆上配饰绣花或各种图案的镶边。袖口上的镶花边比其他处配得宽而美观。

布贡奇德力:达斡尔族男子冬季穿用的皮袍、用秋末,冬季或初春打的狍子皮制作。为骑马方便、皮袍前后开衩。扣子为铜质或用布条编结。

密雅特玛格勒:用狍子、狼或狐狸的头皮制作的帽子。做帽盔用的兽头皮毛朝外,兽耳向上挺立、并嵌入两只眼睛;帽耳用狐狸、猞狸或狼皮。这种帽子既抗寒,又可用来作接近野兽的伪装。

二、食

哈格新特乐: 一种食品,用燕麦炒熟磨成面,再用罗筛下去的细面称哈格,留在罗上面的颗粒称新特乐。哈格和新特乐是达斡尔人应时充饥的主要食品,拌上牛奶、奶油和糖,味美可口,尤其受青年和儿童的喜爱。

瓦特糕:一种糕片,达斡尔人过年过节时食用。有红白喜事用来招待宾客。用稷子米面和以稠李子或山丁子粉,拌以糖和牛油,然后用带花纹的模子压成。

坤必乐:即柳蒿芽。柳蒿属水艾类草本植物,有一股清爽而稍苦的药味。据说有清热解毒、健胃、助消化等功能。达斡尔人特别爱吃,称之为坤必乐,意为库存的食物。生长在沼泽地里。萌芽早,长势猛,一到端午节前后,便相继采集,晾干储存,常年食用。制作时配以牛肉、羊肉或猪肉,加上芸豆、粉条等,味美可口,多食不腻。不仅是一道别具风味的传统菜肴,而且已成为达斡尔人的一种象征物,人们常说,哪里有达斡尔人,那里就有坤必乐;哪里有坤必乐,那里就有达斡尔人。

乌图木:达斡尔人把饼、饽、馍之类的食品,统称乌图木。达斡尔族妇女做的乌图木,花样较多,有扣在大烩菜上蒸熟的盅状荞面馍,称绰茂乌图木;荞面苏子馅或白面苏子馅烙饼,称巴乐提乌图木;用希吉莫面做的发糕,称浩吾热乌图木。

希日格乐:百思特网一种食品。用发酵的稷子米面揉好后卷成8字形,用油炸成。达斡尔人逢年过节时食用。婚礼或葬礼用来招待莫昆(达斡尔人的氏族组织)众亲和宾客。

大乐布达:即荞面饸饹。吃时浇上用飞龙、沙半鸡、野鸡、野兔或狍子等野味做的肉汤。是达斡尔族面食中的上品,常用于招待贵客好友。

尼吉拉里:用荞麦脐子和酸牛奶做成的一种食品。吃时拌黄油和糖。不仅是达斡尔人日常的上等食品,而且是过腊八节的主食。

敖苏木布达:达斡尔人的一种食品。用蒸后烘干的精白稷子米做成的饭。食时常拌以鲜牛奶,有时直接用鲜牛奶煮成稀饭。

希吉莫布达:达斡尔人把未经蒸过的精白稷子米做成的饭,叫做希吉莫布达。这种稷子米带有粘性,可做干饭或稀饭。

阿勒莫布达:一种用精白荞麦米做成的饭。常与鲜牛奶或狍子肉混熬成粥。这种粮、肉、奶混杂的食品,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是达斡尔族老人们最喜爱的膳食。

夸林颇布达:燕麦米做成的饭。常与鲜牛奶或狍子肉做成粥,味美可口,是达斡尔族老人们喜爱的主食。

瓦日勒拉里:一种稀粥。用乳牛下犊后最初几天的乳水和稷子米做成。过去,达斡尔人食用瓦日勒拉里,必须事先通知本莫昆各家派一代表前来品尝,以示本莫昆成员的团结。现在则通知左邻右舍,共同就餐。

三、住

柱克查:几个世纪之前达斡尔人居住的有门无窗的房子。现已淘汰。

乌日格:由柱克查改进而来的住房。乌日格有门有窗和火炕等,比柱克查更适于居住。

桑格乐:达斡尔人用的仓房。分两种:用木板建造的叫扎德莫勒桑格乐,用柞木笆编成的叫库希莫勒桑格乐。仓底离地面约3尺,以防潮湿。

四、行

特密:达斡尔人的一种水上交通工具,即木筏子。

马爬犁:一种冬季常用的交通工具。爬犁,即雪橇。隆冬地面雪厚的时候,常以马牵引,故曰马爬犁。可载人、载货。达斡尔人有时乘坐用白帆布加以伪装的马爬犁打猎。

肯古楞: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器材和交通工具,即滑雪板,用松木板制作百思特网,宽约4寸,厚约1寸,长达4. 5尺,前端呈尖翘状,常用野猪生皮贴包底面,以提高滑速。现在达斡尔人已不使用此种工具。

大轱辘车:达斡尔人自制的一种交通工具。又称草上飞。用于乘坐和运载货物。轮高1.6米左右,辕长约3米,辐条是柞木的,其余均以黑桦为原料。每一轮子配有19或21根辐条。大轱辘车分三种:第一种是车厢敞开的普通车;第二种是苇厢车,即在普通车厢的左右和后部三面配夹苇子,以挡风雪;第三种是篷车,在苇百思特网厢上面用柳条装置半圆形棚架,再包盖桦树皮,以遮挡阳光和雨水。大轱辘车适用于山区荒原和沼泽河溪地带,具有轻便、坚固、修理简易等特点。达斡尔人常把自制的大轱辘车运抵庙会,换取牛马和日用品。

本文标签: [db: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