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意思数学符号(√3是什么意思)
2024-10-07
更新时间:2023-04-23 09:10:38作者:佚名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20日上午在华盛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等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说
直新闻:据美媒报道,拜登政府计划在七国集团峰会期间签署一项行政命令,限制美国企业对于中国关键产业的投资,对此你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我注意到当地时间4月20日,美国财长耶伦在华盛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演讲中是这么说的:美国对中国进行投资限制,不是为了获取经济竞争上的优势,也不是为了扼杀中国经济和技术上的现代化,而是出于国家安全关切,即便这迫使美国在经济利益上做出取舍。
说实话,我都懒得反驳耶伦。去年9月16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曾公开表示,过往美国只是在技术领域保持一定的“相对优势”,而未来美国寻求尽可能大的“绝对优势”;同年10月7日,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单方面宣布出口管制,禁止中国获得先进计算机芯片,限制中国开发和维护超级计算机以及发展先进半导体产业的能力;12月26日,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拜登政府正在试图成立一个联邦机构来监管对中国的投资,“试图让中国的芯片开发陷入停顿”。
而到现在,美国对于中国的投资管制计划甚至已经浮现出了具体时间表。有美国媒体宣称整个过程是“美国因为两国关系持续恶化而不断加码”,像彭博社就不断强调今年2月的所谓“气球事件”。但我完全相信,美国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完整的计划乃至是明确的时间表。目前来看,拜登政府瞄准的所谓中国关键产业包括芯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和清洁能源,而去年9月沙利文提出要在哪些领域寻求尽可能大的“绝对优势”?答案正是芯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和清洁能源,一模一样,因为这大概率就是一份线性推进的计划。换言之,早在所谓的“气球事件”之前,早在美媒单方面声称的所谓布林肯预定访华之前,甚至更早之前,美国就已经开始酝酿对中国关键产业的破坏计划。
某种意义上,耶伦也算说了实话。中国是否在技术上领先,是否在经济上具有竞争力,或许事关美国的所谓安全关切,美国甚至可以为此付出经济上的代价,也就是说,单纯的做大蛋糕共赢论已经无法打动耶伦和其他华盛顿的决策者了,他们的胃口显然要更大。《华尔街日报》在当地时间4月21日的报道中就指出,一直以来,拜登政府内部在对华政策上存在分歧,但随着耶伦,这个被认为更倾向于与中国进行经济合作的官员,也作出了如此强硬的表态,或许美国的对华政策正在形成某种新的共识。
中美国旗 资料图
直新闻:那这个新的共识是什么,对华“脱钩”吗?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耶伦在作出强硬表态的同时,宣称美国不寻求与中国“脱钩”,认为两国经济的全面“脱钩”将是灾难性的。实际上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注意到拜登政府不断就“脱钩”表示否定,4月10日,美国副财长尚博格表示“对华‘脱钩’不现实”,这也是尚博格在过去一年内第二次作出类似表态;再往前一点,去年11月,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公开指出,美国不寻求与中国经济“脱钩”;甚至是沙利文,去年9月16日,一边鼓吹美国要尽可能保持绝对领先优势,另一边也表示“华盛顿不寻求更广泛的‘脱钩’”。
所以美国到底想不想和中国经济“脱钩”?答案很简单,拜登政府寻求的是一种选择性的“脱钩”,既享受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享受物美价廉的中国进口商品的同时,要让中国的科技产业和整体产业升级停滞不前。还记得那个段子,“一亿条牛仔裤换一架波音客机”吗?某种意义上,美国想让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回到那个时代,并永远停留在那个时代,让中国永远作为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中下游,永远作为美国的“血汗工厂”。
拜登 资料图
耶伦说的没错,中美经济“脱钩”将是灾难性的,至少对美国而言是毋庸置疑的。2022年,中美贸易占美国全球贸易总额的12.8%,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更是占到美国所有进口商品的16.2%,接近六分之一。有美国媒体形容拜登政府现在做法是“麦卡锡主义”的复活,当年的旗号是“反共”,而今天则是“不能让美国依赖中国”。但具体不能在哪些领域依赖中国呢?就像我在刚才提到的,芯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和清洁能源,这些最前沿也最暴利的产业;与此同时,拜登政府绝口不提美国在生活用品、医疗设备、电气设备上对中国的依赖。
而这也正是美国不愿意与中国“脱钩”的原因,美国希望把这些高价值产业握在自己手中,垄断高附加值产业链,就像在限制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同时,拜登政府同步推出了2800亿美元的“芯片和科学法案”;但与此同时,美国仍希望中国提供稳定的低价值生活用品,来维持美国家庭的正常生活。
什么麦卡锡主义,不过“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罢了。
作者丨张思南,直新闻主笔,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编辑丨刘莹,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