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男子买房11年未入住:门锁被邻居替换,屋内堆满杂物阳台成菜园 起诉对方索赔

更新时间:2024-06-17 21:11:03作者:佚名

男子买房11年未入住:门锁被邻居替换,屋内堆满杂物阳台成菜园 起诉对方索赔

购买房屋11年后,张先生准备装修房屋,却发现打不开房门,报警求助后,进屋发现房间堆放着杂物,阳台更是种满了蔬菜。

原来,2019年,由于张先生位于顶楼的房屋漏水,楼下邻居舒婆婆夫妇通过多种方式未联系到业主,于是将其房屋换锁,处理了漏水情况,同时也将阳台变成了菜园。

双方多次协商未果,今年1月,张先生将舒婆婆夫妇起诉至四川绵阳涪城法院,起诉索赔租金。舒婆婆称,他们为张先生处理了漏水问题,张先生也应该支付费用。近日,经法院多次调解,双方达成协议,舒婆婆夫妇向张先生支付2500元。


法官现场查看情况

事发:

男子装修自家房屋打不开门

屋内竟堆满杂物,阳台成邻居菜园

2012年,张先生从他人手中转让获得了涪城区丰谷镇某小区的一套房屋,该套房屋位于所在楼栋的顶楼7楼,不过,张先生一直没有装修入住。

直到2023年4月,张先生来到小区查看自己房屋情况,准备进行装修。可当他拿出钥匙开门时,却发现怎么也打不开房门。

无奈之下,张先生拨打了110报警求助。民警到达现场后,经过调查了解,确认是6楼的舒婆婆夫妇将张先生的房屋换了锁。更让张先生吃惊的是,自己屋里堆放着杂物,阳台还种满了蔬菜。

那么,楼下邻居为何要私自换别人的门锁?阳台又是如何变成菜园的呢?

舒婆婆称,他们是2009年买的房屋,一直没有发现楼上有人居住。2019年开始,只要一下雨,楼上就漏水,自己家墙体也因渗水破裂,他们夫妇都是80岁左右的高龄,漏水的情况给他们带来困扰。

舒婆婆夫妇也曾找到物业,但并没有联系到业主,由于这是一个很小的小区,他们还以为房屋并没有卖出去。于是,为了解决楼上漏水的问题,他们决定自己动手。

于是,老两口找人将张先生的房屋锁打开,请人安装了雨棚,修补裂缝,并进行了防水处理。舒婆婆误认为该房屋还没有卖出去,为了不浪费修补裂缝的泥土,于是用这些泥土在张先生家中阳台种植蔬菜至今,还换了张先生家的门锁。

进展:

房主起诉楼下邻居索赔

经调解,邻居支付2500元租金

事情发生后,张先生一直找舒婆婆夫妇沟通,但均未达成一致意见。张先生认为,舒婆婆占用自己家房屋堆放杂物,种植蔬菜,应该按照租房支付租金。

于是,今年1月,张先生将舒婆婆夫妇起诉至法院,要求支付租金15000元。

“从2019年开始,你的房子就严重漏水,我家墙体因渗水破裂,因为联系不上你,无法打开房门,我们才换了锁,花了那么多钱帮你处理。你既然买了房子,为什么十多年不闻不问,我们的损失和花费的钱谁来负责,你有没有错?”庭审中,舒婆婆夫妇也不甘示弱地辩称。


双方当庭均主动作出退让,达成调解协议,图为法槌资料图

6月17日,绵阳涪城法院丰谷法庭相关负责人介绍,鉴于矛盾的起因是邻里纠纷,且是高龄老人,若不能做到心服口服,一纸判决并不能真正化解邻里矛盾,且后续执行困难,承办法官决定休庭,并带着团队先从派出所和居委会了解案件背后的情况,后又来到当事人家中现场查看,同时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我们联系了社区、老人的子女等,经过近5小时的释法、说情、明理,舒婆婆夫妇终于认识到了自己擅自更换他人房屋门锁、在他人家中种植蔬菜、放置废品等行为的不当,表示愿意对张先生的损失进行赔偿。”承办法官介绍,同时,张先生也认识到邻居由于联系不上帮忙处理房屋漏水问题,系代为履行,应该支付相应对价。

于是,双方当庭均主动作出退让,达成调解协议。近日,双方来到法庭,履行调解协议确定的支付义务,舒婆婆夫妇向张先生支付2500元租金,一场邻里纠纷得以化解。

王志 红星新闻记者 汤小均 图据法院

延伸阅读

女子买二手房"滴滴滴"声每半分钟响一次 无法确定来源

“滴滴滴,滴滴滴”。从5月下旬开始,长沙陈女士(化名)在叠彩兰亭新买的二手房里就能听到这种异响。因为在房间的各个角落都能听到,因此她无法判断其来源。

该响声不仅如陈女士所说具有穿透性,其频率也很有规律性。“大约是每半分钟响一次。”陈女士说,自从注意到异响后,这种声音就萦绕在她耳旁,“我现在还没正式搬进去,担心搬过去之后会得神经衰弱。”

到底是什么样的响声兼具穿透性与规律性?声音是从哪里来的?6月2日,潇湘晨报(报料微信:xxcbbaoliao)晨意帮忙记者来到小区进行了实测,试图找到答案,实测过程中发现:声音并不是房间传出的……



图为记者在房间内用计时器测试

诡异响声:“滴滴滴”如同电报声,女子担心得神经衰弱

陈女士是在5月下旬的一天注意到异响的。“我还没正式搬进来住,当天搞完卫生就在这住了一晚。”半夜醒来后,她突然听到“滴滴滴”的响声,“类似电报,每次响三下。”持续发出的响声让陈女士心烦,后半夜她戴上了耳塞。

起初,陈女士以为是房子内部的问题。她先检查了厨房的燃气表,发现没有问题,又关了总电闸,但响声依然存在。“我在社交平台搜了一下,网友说可能是烟雾报警器或者空调外机的声音,但我家里没装烟雾报警器,空调外机的声音我也听了,不是这种声音。”

陈女士说,响声的频率很规律,大约每半分钟会响一次;并且不管她在客厅、主卧、次卧还是厨房,都能听到异响,“这种声音真的很有穿透性,我完全不知道它的来源是哪里,如果一直这样响,我都担心会得神经衰弱。”



图为记者在户外用计时器测试

记者实测:房间内外各处能听到,约每半分钟响一次,暂无法确定来源

事情如果真像陈女士所说,那么这种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带着疑问,6月2日,记者来到陈女士的房间。

陈女士拿出计时器,记者站在客厅的窗台边仔细听。10秒之后,记者第一次听到了“滴滴滴”的声音,又过了30秒,记者第二次听到同样的声音。记者在客厅、厨房、主卧、次卧四个地点均进行了测试,都能听到该响声,且每一次的音量都差不多。

“之前我和朋友去了楼上住户的家里,在那里也是能听到的。”陈女士说,在别人的房间里测试之后,她确信声音不是自己家里发出来的,而是从外部传来的。

记者致电了一家家电维修店的老板询问该响声可能出现的原因,对方建议排除一下电井箱、水井箱以及墙外立面的网络通信设备等。记者一一进行了排除,仍没找到响声来源。

随后,记者与陈女士一同来到一楼的空地。此时,“滴滴滴”声比在楼上听到的更为清晰。记者注意到,空地上有一个燃气调压箱子。虽然响声的音量比之前大,但依旧无法准确判断声音来源。

楼栋附近就是普通居民区,没有发现厂房、企业和大型写字楼等,声音到底哪儿来的?此事仍然无解。



物业称已排除安全出口指示牌、应急照明灯等多种声音来源

记者找到小区物业秩序部的一名秩序员。对方表示,对于小区住户提出的意见会进行处理,会去巡逻与排查。“建议住户先和管家沟通,外围安保会进行安全措施的相应检查。”

该小区物业客服管家唐卓雅表示,管家已于6月2日上午在楼上楼下都敲了门,但户主都不在家,后续还会跟进。“秩序部的同事也上了门,检查了消防设施,没有发现有异常的报警声。因为目前推断声音是在户外产生,后面管家和秩序部的同事也会在户外排查,看到底是哪里的声音。”

目前,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仍在进行排查工作,已排除的部分包括安全出口指示牌、应急照明灯等。记者拨打了12345热线,将此事进行了反映,截至发稿事项已受理,将由相关责任单位尽快处理。

诡异的“滴滴滴”可能来自哪里?希望广大市民和网友也给晨意帮忙记者支支招,有遇到相同情况或能提供“破案”线索的,欢迎拨打潇湘晨报晨视频新闻报料热线:0731-85571188。

本文标签: 阳台  门锁  菜园  房主  开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