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意思数学符号(√3是什么意思)
2024-10-07
更新时间:2024-04-05 15:38:36作者:佚名
(原标题:何立峰在广州会见耶伦)
2024年4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广州会见美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
何立峰在广州会见美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
延伸阅读
推动耶伦访华的美国"大佬":看空中国就错了
2024年4月4日下午,美财政部部长耶伦抵达广州。
2023年7月,耶伦曾访问北京。这是耶伦在财长任内的第二次访华之行,她也因此成为拜登政府任内两次访华的内阁官员。同时,她也是2024年以来访华的首位美国现任高官。
耶伦微笑着走下班机
4月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以及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
根据新华社报道,拜登在通话中表示,愿安排耶伦财长、布林肯国务卿近期访华。
4月3日,财政部发布消息,经中美双方商定,耶伦将于4月4日至9日访华。
美国财政部的声明则称,耶伦将继续与中国高层官员进行经济对话,并将寻求与中国建立健康的经济关系。
显然,耶伦本次访华之行,是中美元首通话的直接结果之一。并且,在耶伦之后,布林肯再度访华也将被提上日程,目的都在“稳定中美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耶伦在出发前接受美媒采访时说,在到访中国的行程中,会努力稳定中美的经济关系,加深两国的沟通。
时隔不到一年,耶伦两次访华,明显是在拜登的指示下来华“谈合作”,而且拜登此次罕见同时宣布两名高官访华,折射出美方对华认知与对华政策何种变化?拜登罕见主动要求与中国元首通话与耶伦光速访华的背后,又是谁在运作?
不妨从美国知名智库的一篇文章谈起。
4月2日,美国《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仍在崛起——不要低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文章,作者是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
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刊登的文章
拉迪在本文表达的核心观点是,所谓“中国见顶论”低估了中国经济,大部分对中国经济潜力抱有的悲观情绪,背后存在着诸多的“误解”。
文章认为,有观点说中国经济追赶美国的脚步已经停滞,即所谓的“中国见顶论”,但事实并非如此,唱衰中国经济的人其实存在着多个误解。
第一,一些人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所误解。文章指出,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2019年增长了20%,而美国只增长了8%。另外,在GDP方面,如果剔除价格因素,中国的实际GDP增长超过5.2%和2.5%,是美国的两倍以上。
第二,文章认为,看空中国的人对中国国内消费萎靡不振的看法也是错误的。文章指出,去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约6%,而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9%,消费增长超过收入增长,显示消费者信心依然强劲。去年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0.7%,表明中国经济没有陷入通缩。
第三,文章指出,认为“中国经济正在发生持续性的通货紧缩”也是错误的。一方面,2023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0.2%,这似乎引起了外界对通缩的担忧,但这并未发生,因为全年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
另一方面,文章认为,诸多迹象表明,中国企业借贷稳步增长中,表明所谓“经济衰退”并不存在。公开数据显示,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8%、53.0%和52.7%,三大指数同步回升,且均位于扩张区间。不少海外人士和机构表示,中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制造业景气面继续扩大,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持续向好。
第四,文章还提出,许多人担心中国庞大的房地产行业会出现投资崩溃,这种担心有些言过其实。例如,尽管自2021年以来住房开工率出现了大幅回落,但这并不是因为资金在逃离。相反,在政府政策的鼓励下,开发商将更多注意力转向了住房项目的完工。
第五,拉迪还在文章中驳斥了有关中国企业投资萎缩的观点,强调中国大量企业仍在积极投资。文章指出,2014年之后,私人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份额的下降,几乎都是由于私人企业主导的房地产市场的回调。如果不包括房地产,2023年私人投资增长了近10%。此外,数据显示,家族企业数量到2023年增加了2300万家,企业总数达到1.24亿家,雇用约3亿人。
总体而言,文章整体论调仍然是在“唱多中国”,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可能是美国的两倍,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继续保持在三分之一左右。
公开资料显示,《外交事务》是隶属于美国著名智库外交关系协会的杂志。有分析指,美国外交学界一些比较重要的对外政策主张,往往会以不同形式发表在《外交事务》上,试探外界反应,也成为外界观察美国对外政策的风向标之一。
深入挖掘一下上述文章的其他信息,会发现一些“有趣的联系”。
首先,尼古拉斯·拉迪何许人也?
在近期国内媒体的公开报道中,尼古拉斯·拉迪的身份通常是“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外交关系协会成员”。此前,他还是著名中间派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员。
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尼古拉斯·拉迪还是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官网上,他的身份是“副主席”(Vice Chair)。
尼古拉斯·拉迪还是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成员之一
那么,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是什么机构?
公开资料显示,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成立于1966年,是一家致力于加强中美两国民间交流与贸易合作的非营利性组织。
2023年10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颁奖晚宴致贺信。新华社报道指出,习近平对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一直以来积极致力于推动中美各领域交流合作表示赞赏。习近平还指出,希望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各界朋友继续关心支持中美关系,为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今年3月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在北京举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出席会议。期间,欧伦斯接受总台CGTN采访时表示,美国商界期待中国经济向好,以共谋发展。
而在3月27日,习近平主席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新华社报道中介绍美方代表时如此写到:“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主席格林伯格、黑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世民、高通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蒙、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艾利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艾伦等美方代表。”
其中,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被列为首位,体现中方对该组织的高度认可。趋势捕捉还注意到,在新华社报道的多张配图中,格林伯格均处于显眼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回到美国不久,中美关系又出现了积极动态——美国总统主动约中国元首通电话。
新华社报道指出,习近平强调,美国针对中国的经贸科技打压措施层出不穷,制裁中国企业的单子越拉越长。这不是“去风险”,而是制造风险。拜登也表示,中国发展有利于世界,美国不寻求遏制中国发展,不寻求同中国“脱钩”。
这并非巧合。
4月3日,《外交事务》刊发题为《TikTok法案搞错了什么?》的分析文章,观点清晰明确:国会山应该监管所有的社交媒体,而非仅仅针对“来自中国的”社交媒体。很明显,文章针对的,正是眼下美国政坛针对TikTok的一系列打压措施。
《外交事务》刊发题为《TikTok法案搞错了什么?》的分析文章
当然,美方“说一套做一套”是常态,听其言也需观其行。但这次拜登明确表示,“愿安排耶伦财长、布林肯国务卿近期访华,同中方加强对话沟通,避免误判”,至少是一个积极的态度。
将《外交事务》连续两日刊发的文章,结合系列事件来分析,或许不难看出一个事实:以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为代表的各类组织及相关游说团体,正在对当前白宫的对华路线产生了积极影响。
2023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发表演讲时曾指出,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
那些来华访问交流的“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不正是美国“民间”的重要部分吗?中美关系要稳定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方需要继续打好“民间”这张牌。
来源丨公众号“趋势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