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意思数学符号(√3是什么意思)
2024-10-07
更新时间:2022-12-28 12:00:25作者:佚名
新年将至,家人期盼重聚。在我们经历着第一波新冠疫情的冲击时,海外那些多次经历新冠感染的人,现在如何?
在德国,瑞迪克一家在新年到来之际,聚在一起,回顾即将逝去的2022,当然也包括那些与新冠病毒打交道的日子。
数据显示,德国迄今共有新冠病例近3700万,康复率达到99.6%。虽然再感染的病例没有被统计,但从瑞迪克一家和周边民众观察来看,感染一次以上者也不在少数。从个人感受来看,病症大多在逐步减弱。
尽管如此,专家还是发出警告,再感染的冲击力取决于毒株是否相同,谨慎防患还是必不可少的。
↑资料配图
第二次感染:
症状很轻,甚至一天后全部消失
据瑞迪克介绍,全家13个人中,目前4名未成年人和2位老人都还未“中过招”,剩下7位中青年人中则有5人感染过,其中3人感染次数超过一次。
在瑞迪克家中,蒂尼的两次感染体验迥然不同。今年2月底,她在瑞士参加一次户外狂欢节,回到家中就高烧了三天,每天都做检测,但始终是阴性,直到第四天做核酸检测,才显示阳性。第一次与新冠病毒过招,她出现了几乎所有普遍症状:咳嗽、流鼻涕、身上发冷、发烧等。居家隔离5天之后,她的症状才开始消退,检测转阴。
6个月之后,已怀有身孕的蒂尼前往西班牙度假,再次出现身体不适,谨慎起见做了核酸检测,一次就查出了阳性。然而,这一次,她没有发烧或其他明显症状,仅有的些许不适也在一天后消失。
家中另一名成员米琳娜经历也大致如此。2020年秋天,在参加完一次朋友聚会后,她得知其中有人事后查出感染新冠,于是也做了自测,出现阳性结果。在14天隔离期间,这位业余马拉松选手除了一时失去味觉,没有其他明显症状。第二次感染,她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如果不是因为要参加比赛需要检测,都没有意识到再次感染。
2个月四次感染:
第4次时感觉完全无症状
居住在新加坡的华裔女孩邓梓糯称,今年10月初,她第一次感染了新冠,当时刚打完一针复必泰疫苗,在香港参加SAT考试。“最开始我是没有什么症状的,单纯就是感到很烦,真的感觉什么事都很糟糕,”她回忆道:“我想睡觉,什么事都不想做。睡醒之后就开始流鼻涕、咳嗽。”邓梓糯立即做了一个抗原检测,发现是两条杠。她赶紧又去社区做了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
当时邓梓糯刚办好去泰国的签证,并且已买好机票。她曾担心新冠的症状会严重到影响自己的出行,不过实际上并没有太大影响。“当我登上飞机时,症状已经非常轻了。到泰国一两天后,就差不多已经阴了。”邓梓糯回忆。
↑邓梓糯
“第二次阳了之后就是流鼻涕、嗓子痛,说不出话。我第一次有吃药,第二次没有吃药。”邓梓糯说道,12月1日她第三次感染新冠,12月中旬时抗原检测结果再次呈阳性。在这4次感染中第一次症状最重,后面几次症状较轻,“第四次的时候就感觉完全没症状了,只是流鼻涕。”
经历多次新冠,邓梓糯早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恐慌。“大家平常心看待,不需要畏惧新冠。我现在已经非常的平常心了。阳了就阳了,阴了就阴了。我依然会正常工作、正常学习,我依然正常过我的生活。”邓梓糯表示。
再感染后果尚不明确
尽量避免感染是明智之举
有关再感染的可能性和后果,近几个月以来,国际医学界已经开展不少研究。病毒有迅速变种可能,再次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其伤害性如何,至今仍无法得出肯定的结论。
比如,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11月10日发表一份报告,根据在两年间对44万名一次感染者、4万多名一次以上感染者以及530万未感染者的调查,他们发现,再次感染新冠病毒会增加严重后果和长期患病的可能,感染次数越多的人,健康状况更差,有些症状在再感染60天后依然存在,如疲惫、注意力无法集中或呼吸困难。
然而,在11月底,新加坡卫生部部长王乙康就这份报告回答议员问询时提出相反意见,王乙康称,如新加坡数据显示,在新冠再感染案例中,死亡率(4:10万)大大低于初次感染(35:10万)。
对此,专家也指出,这些研究并不意味着,再感染者会比第一次感染感受更病重,因为严重程度与特定的新冠毒株和注射疫苗的情况相关,很多时候,再感染的严重程度比第一次轻缓。但上述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报告也提醒民众,反复感染新冠可能会引起其他健康问题,而医学家还在寻找答案。所以,尽量避免感染,仍不失为明智之举。
↑资料配图 据图虫创意
病毒学专家:
应尽量减缓病毒冲击力
对于再感染情况,红星新闻记者专访了国际知名病毒免疫专家、德国埃森大学病毒研究所华裔教授陆蒙吉。
他指出,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再感染同一种病株的可能性比较小,除非免疫系统本身就有问题或者体质虚弱,这类人群对所有病毒都要防范,不止是新冠。另一种情况就是突发变种病毒,前一次感染后形成的免疫保护作用就不确定了。因此,他建议,在目前这种感染高发时期,还是要警惕病毒变种情况出现。如印度之前大规模感染期间,就出现了德尔塔变异毒株。
陆教授强调,如果将目前的奥密克戎病毒看作是不可抵抗的浪潮,人流越大,浪潮越快,冲击力也就越大,即便无法避免接触这种病毒,还是要采取一些措施,减缓它的冲击力。如果说,第一波浪潮3个月可以过去,就算加快速度也无法缩短这个时间,那么只能尽量去减少它的冲击力,避免造成更严重和持续的后果。
他还指出,合理规划医疗资源配备,帮助民众评估出行风险,才能真正消除大家的顾虑,恢复正常生活和社会活力。
红星新闻特约记者 王薇 实习记者 邓纾怡
编辑 官莉 何先锋
延伸阅读:
女子转阴5天复阳比第一次疼10倍 专家:属"抗原复阳"
(原标题:女子转阴5天又阳了:高烧40℃,“比第一次疼10倍”!专家重要提醒)
资料图
“疼死我了,睡不着啊……”
12月23日凌晨2时28分,独自隔离在一间房里的张女士,忍痛发了一条朋友圈。
“这次为啥这么久还在疼……”
12月24日17时02分,张女士再次发了一条朋友圈,她全身的疼痛感依旧没有缓解。
这是她第二次新冠抗原阳性。张女士告诉记者,她第一次“阳”,第5天开始没症状,第7天抗原就转阴,连续做了三四次抗原均为阴性。但在转阴仅5天之后,12月20日,她又“阳”了,且症状“比第一次疼十倍”,不仅高烧,还发冷,“浑身疼,像二锤敲,下半身除了疼没任何感觉了!”
对于这一次“阳”,在张女士看来也有自己的原因。她认为自己已感染一次,因此缺少了防护,在公司上班时,偶尔没戴口罩,也没有像之前那样随时消毒了。
对张女士的这种情况,病毒学专家常荣山解释,张女士属于“抗原复阳”。所谓“抗原复阳”是第一次确认感染了以后,抗原检测阴性,一些症状如发热嗓子疼等也消失了的几天后,类似症状再次出现的同时,抗原再次检出阳性。第一次没有确诊(比如单人核酸检测)就不能是抗原复阳。
通俗地讲,就是第一次感染后没有好利索,病毒复制下降了,产生的抗原浓度低于了检测试剂盒的最低检测限,显示的是“假阴性”,但是过了几天,抗原检测再次出现阳性。张女士的这次感染过程比普通感染要长、抗原检出阳性的同时疼痛感加重。
常荣山表示,“抗原复阳”“核酸复阳”“二次感染”都有区别,张女士不是“二次感染”,目前还没有发现过一个人在不到2周就“二次感染”,但感染期超过2周甚至长达4周都是有的。
相隔5天第二次“阳”
高烧近41℃,“这次自己缺少了防护”
张女士是四川广元市人,今年35岁,在广元经营公司,从事服务行业。因接触人多,她和不少市民一样没有躲过“阳”。12月9日,她出现发烧症状,用抗原试剂一测,“阳”了。随后,她进行核酸检测,不出意外是“阳性”。
感染新冠病毒在张女士的意料之中,她没有慌乱,回家把自己隔离在单独房间休息,然后看看朋友圈,和朋友对比自己的症状,那时她觉得自己的症状还比较轻。
“当时发烧最高38℃,然后身上肌肉酸痛,休息了4天左右就恢复了。”张女士向记者回忆,第5天开始没有症状了,第7天抗原就转阴了,连续做了三四次抗原,都是阴性了。
没有症状,抗原连续阴性,张女士开始上班了。然而,仅仅过了5天,12月20日白天,张女士开始头疼、头晕;21日凌晨3点左右,老公为她测体温,已经高烧达40.7℃。
张女士第二次出现症状后体温最高达40.7℃
“我当时以为自己感冒了,因为都在说感染一次新冠后就会产生抗体,要等几个月才可能再感染。但是,我不仅高烧,还发冷,浑身疼,我怀疑是再次感染了新冠。”张女士说,于是她用抗原试剂一测,结果显示“阳性”。
这一次“阳”,在张女士看来,是自己缺少了防护,因为她认为自己已经感染了一次,因此在公司上班时,偶尔没戴口罩,也没有像之前那样随时消毒了。
“12月19日,一名同事‘阳’了,我还和同事一起出去吃了饭,我20日就出现了症状。”她说。
“比第一次疼十倍不止”
全身疼痛反复发烧,
服药后降到39℃
“浑身疼,巨疼,头疼,像二锤敲,一直敲,太阳穴往外鼓起疼。腰背疼,翻身都翻不动,下半身除了疼没任何感觉了……”
12月24日18时许,张女士给记者发来了一条简短文字,里面包含了6个“疼”字。
相隔5天第二次抗原“阳性”,是她没有想到的。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的症状比第一次难受太多了,“比第一次疼十倍都不止。”
“疼死我了,睡不着啊……”“这次为啥这么久还在疼……”12月23日凌晨2时28分、24日17时02分,张女士发了两条朋友圈,都透露着一个关键词:“疼”!
张女士这两天发的朋友圈
第二次“阳”,也让她有些猝不及防,她再次把自己单独隔离在一个房间。吃饭时,丈夫将饭放在门口,用的是一次性餐具。
这次的症状,除了全身疼,喉咙也疼,还有咳嗽,有痰等症状,而一咳嗽,头就更疼。张女士甚至不愿多看手机,这几天更多时候是在睡觉,甚至是关机睡觉。
几天来,张女士全身疼痛状况仍在持续,反复发烧,不过已在39℃以下。她说自己服用了对乙酰氨基酚,甚至还吃了头痛粉。幸运的是,丈夫现在没事,孩子在爷爷奶奶家,也还没有感染。
病毒学专家:属于“抗原复阳”
主要原因是免疫力低
针对张女士的情况,病毒学专家常荣山表示,所谓“复阳”有两种,一种是核酸“复阳”,还有一种叫“抗原复阳”,张女士的情况属于“抗原复阳”。所谓“抗原复阳”,通俗地讲,就是第一次感染后没有好利索,病毒复制下降了,产生的抗原浓度低于了检测试剂盒的最低检测限,显示的是“假阴性”,身体内的病毒并未完全清除。
一般来说,感染后的14天,体内产生的中和抗体才能完全保护自己,张女士从初期感染的9日到19日只有10天,身体的中和抗体滴度不够高;19日碰到的同事如果还处于感染期中的病毒脱落期(俗称排毒期),张女士又没有做好防护,就会发生“二次暴露”;如果是这样,张女士体内病毒复制增加就是可以解释的了,不仅抗原复阳,而且症状加重;原因在于她的抗新冠免疫力没有完全恢复,恢复的一个硬指标是至少14天后,或抗新冠中和抗体IgG浓度高于保护阈值。
那么,“抗原复阳”与核酸“复阳”、二次感染有什么区别?人们应该如何做好防护?
对此,常荣山称,核酸“复阳”,是指核酸转阴了,后面核酸检测又显示阳性,这是核酸复阳。这种情况是感染恢复后,部分人还会排出新冠病毒核酸片段,荧光定量PCR检测非常灵敏,显示出复阳。但是,这种“核酸阳性”与传染性是没有联系的。
“再感染”是指一个人被新冠病毒感染后,已经彻底康复,然后再次被新冠病毒感染。“再感染”通常是有症状的,感染的不是和一次感染相同的变异株,一般是被发生了免疫逃逸的最新一代流行株再次感染。但是,张女士这种情况不是“再感染”。
“‘抗原复阳’感染过程、疼的过程比第一次要长,第一次可能5天,这一次可能就不止5天了。”常荣山称,“抗原复阳”的患者,主要原因是自己的免疫力低于普通人,更需要做好居家隔离,病程可能会长于14天。
同时,常荣山称,张女士还属于轻症或者普通型,轻症是没有肺炎症状的,不需要到医院去救治,张女士的情况可能处于轻症和普通型之间,没有到普通型。如果变成普通型,就变成肺炎了,就需要住院治疗了。如果“抗原复阳”了,也不用过分担心,血氧没有降到91%以下,没有呼吸不畅、胸闷、难受的情况,心率没有急剧上升,就不用太过担心。不过,如果血氧急剧降低,心率急剧上升,这样就有危险,要去医院救治了。
资料图
■多读一点
关于“复阳”和“二次感染”
这些问题请了解……
据新华社报道,专家表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二次感染的可能性较高。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沈阳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刘洪艳称,比如说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有退化,感染康复后,保护力维持的时间就比较短。还有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免疫功能尚未健全,康复之后获得保护力的时间也可能比较短。此外,艾滋病患者或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免疫缺陷人群,他们的保护力持续时间也比较短,二次感染的风险就比较大。
人体在新冠病毒感染后,由于免疫系统已在发挥作用,短时间再次感染相同或不同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可能性较小。目前从数据来看,奥密克戎毒株二次感染风险高于原来的毒株,包括德尔塔和原始毒株。“感染之后对与这个病毒相近的变异株有交叉保护,但是如果病毒继续变异,或者是一些关系比较远的毒株,感染风险也会增加。”刘洪艳说。
此外,沈阳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表示,冬春季还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比如流感、腺病毒等,所以还需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适当锻炼身体,合理膳食,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加强手消毒,多开窗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注意咳嗽礼仪等。
据“四川疾控”消息,“复阳”是指感染者症状基本消失,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呈阴性之后,再次检测发现又呈阳性。一般认为,这时检出的是一些病毒的片段,并不是完整的病毒,没有患病症状和传染性,对正常生活没有影响。“二次感染”是指这一次的新冠感染已彻底康复,但又发生第二次新冠病毒的感染。二次感染通常是有症状的,并且核酸的Ct值也比较低,病毒载量较高,有传染性。
专家表示,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发生“复阳”和“二次感染”的概率都很低。一般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感染康复之后,可以获得3至6个月以上的保护力,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二次感染”的概率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