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意思数学符号(√3是什么意思)
2024-10-07
更新时间:2024-01-27 00:03:28作者:佚名
外交部宣布,应泰国副总理兼外长班比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于26日至29日访问泰国。经中美双方商定,王毅将在曼谷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新一轮会晤。
26日下午,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介绍了有关此次会晤的情况,表示王毅主任同沙利文助理之间保持战略沟通,是中美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在新一轮会晤当中,王毅主任将就中美关系、台湾问题等表明中方立场,并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同美方交换意见。
美国白宫当天的声明,则将王毅和沙利文曼谷会晤的时间段,精确到26日至27日两天。声明还称,此次会晤将延续中美元首去年11月旧金山会晤时达成的承诺,保持战略性沟通和负责任地管理两国关系。
谈些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王毅和沙利文2024年首次面对面会谈,也是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以来,两人的首次会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张腾军向深圳卫视直新闻分析,中美两国高官选择此时进行新一轮沟通,一方面是为延续高层交往的积极势头,并将就一系列工作层面的问题进行深入、坦诚交流。另一方面,双方将就各自关切的议题表明立场,中方关切的重点之一是台湾问题。
张腾军表示,王毅和沙利文的此次会晤,是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之后所进行的首场中美高层会晤,外交部介绍王毅将就台湾问题表明中方立场,可以看出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发展的意义和作用。两国如何在台湾问题上管控分歧和危机,实际上是提出了新课题的,所以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进行会晤,实际上也是为了进一步就两国关系中重要的、战略性、原则性、全局性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
张腾军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采访
有观察指,此次会晤正逢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两国元首去年11月会晤时,中国最高领导人就强调,如何让中美关系这艘巨轮避开暗礁浅滩、穿越狂风飞浪,不偏航、不失速、不相撞?首先要回答的是,中美到底是对手,还是伙伴。这是根本的、也是管总的问题。
本月5日,王毅在北京出席纪念中美建交45周年招待会时也提到,作为世界上最重要和最复杂的一组关系,如何让中美关系这艘巨轮校准前行方向,避开暗礁险滩,穿越历史峡谷,是必须思考的重大命题,也是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双方应以旧金山为新的起点,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为两国相处之道,把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真正落到实处。
1月5日,王毅在北京出席纪念中美建交45周年招待会 图源:外交部
张腾军对直新闻表示,在这一次会晤中,中方可能会谈及三个方面的话题,第一是,中美两国应该坚持相互尊重,重要前提就是要树立正确的认知,第二是要和平共处,意味着要有效管控分歧,涉及到具体议题就是经贸科技以及台湾问题等,第三是坚持合作共赢,这就涉及到在气候变化、在禁毒等一系列国际和地区的问题上,双方要进行坦诚的、建设性的合作,扮演负责任大国的角色。
有关中美高层持续保持沟通对话,沙利文本月中旬在瑞士出席世界经济论坛时,也作出积极表态。他表示,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美方不寻求与中国对抗或发生冲突,而是希望能够负责任地管控这种竞争,加强外交以减少误判的风险。
美国媒体在报道中也指出了美方想与中方讨论的议题。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透露,在这次会晤中,沙利文主要想与王毅讨论也门胡塞武装袭击红海商业航运的问题。当前,巴以冲突持续发酵,中东乱局不断升温,美国意识到必须依靠与中国合作才能应对这些全球性的挑战。
深圳卫视直新闻注意到,在白宫宣布沙利文将与王毅举行会晤前夕,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就已经在23日的媒体吹风会上展现出美方对于此次会晤的急迫性。柯比表示,“中国对伊朗有影响力,他们有能力与伊朗领导人进行我们无法进行的对话”。
分析认为,美方主动放风要谈巴以冲突和红海局势的问题,一方面意味着中美存在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空间,但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中美当前在巴以冲突问题上的立场有差异。
对此,张腾军分析认为,双方可以围绕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但是在现阶段双方立场分歧仍然存在的情况之下,如果要谈及在这个地区的合作,恐怕还有相当的难度。但是双方还是可以围绕红海局势延伸出来的航道安全问题,以及地区地缘冲突外溢可能产生的全球性影响展开深入坦诚交流。
为什么选址泰国?
当地时间2023年5月10日至11日,王毅和沙利文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会晤。(图源:外交部官网)
去年5月和9月,王毅和沙利文曾分别在奥地利维也纳以及马耳他举行会晤,两次均持续两天,其中第二次的马耳他会晤新闻稿中,还使用了“多轮会晤”的描述,显示双方磋商的层次十分丰富,内容十分深入。英国《金融时报》引述美国官员的话表示,王毅和沙利文这种不对外公开的闭门会谈富有成效,因为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外界干扰,密集沟通也有助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更准确了解对方意图。
深圳卫视直新闻梳理王毅和沙利文此前两次会晤的通稿发现,双方均使用了“坦诚、实质性、建设性”三个词来形容会晤,一定程度上显示出,选在第三国进行较一般会晤更长时间的“战略沟通”,成为中美之间的一种新模式。不仅说明双方对谈话的安排很用心,也能看出,中美都希望避免受到干扰因素,尤其是美国国内不理智声音的影响,从而集中精力务实地在双方合作和管控的领域进行谈话,为双方关系止跌回稳做好铺垫。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的会晤地点选择,奥地利和马耳他都是欧洲中立国,而泰国虽然不属于国际公约规定的中立国,但作为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泰国向来奉行平衡的“竹子”外交,与中美两个大国同时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关系。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曼谷距离北京仅3755公里,而从华盛顿出发,则需要飞跃近20000公里才能抵达曼谷。而维也纳和马耳他都在欧洲,虽然实际距离不同,但从中美两国起飞的在空时间相差不大。中国距离马耳他约7700多公里,美国距离马耳他的距离约为9100多公里。美国距离奥地利8300多公里,中国距奥地利为7100多公里。
张腾军认为,这样一个会晤地点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就是双方对于亚太地区的事务乃至全球事务,都有很多议题需要讨论。不管是在这个地区继续深化合作,还是管控相应的分歧和竞争,以及避免未来的危机和冲突,回到亚洲,实际上也表明亚洲或者亚太地区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性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