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因假离婚签的离婚协议有效吗 因假离婚签的离婚协议有效吗女方

更新时间:2024-01-28 02:31:27作者:佚名

因假离婚签的离婚协议有效吗 因假离婚签的离婚协议有效吗女方

因假离婚签的离婚协议有效吗

需要说明的是,法律并不承认“假离婚”。

平时说到的“假离婚”,是指婚姻当事人双方为了某种目的,约定暂时离婚,达到目的后再复婚的行为。

现实生活中,夫妻双方为了取得购房资格、规避夫妻债务或者追求其他利益等,采取通谋离婚的形式来达到目的。

但在很多情况下,夫妻双方合意的“假离婚”最终演变为一方拒绝复婚,最终导致真的分手。

假戏真做,成了真离婚,其中不能排除有些人就本来就是蓄意离婚,借假离婚之名,达到自己真离婚、分割财产的目的。

那么,该怎么评价“假离婚”对于离婚的效力以及离婚协议书的效力?

一、婚姻关系是否解除的效力评价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条明确规定,离婚登记,或者离婚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即解除婚姻关系。

即明确了登记离婚和诉讼离婚的同等效力,一旦离婚登记完成,婚姻关系即宣告解除。

该规定符合离婚行为的特殊性。一旦离婚,身份关系不可逆转。

《民法典》规定,协议离婚应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二是夫妻双方均有同意离婚的明确意思表;三是夫妻双方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及债务处理等问题达成一致形成书面离婚协议。

因此从法律意义上讲,只要当事人在离婚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自愿签订了离婚协议、并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无论真实目的是说明,都具有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效力,当事人没有请求撤销的权利。

二、假离婚中离婚协议书对于财产分割的约定,有法律效力吗?需要履行吗?

“假离婚”案件中,有的夫妻一方在诉讼中主张“假离婚”并非是为了恢复原来的夫妻关系。

而是因为双方在实施“假离婚”的过程中,财产的分割并不是慎重考虑的结果,或者为了规避管控政策,财产分割并不反映自己的真实意思,甚至增加了己方负担,主要是要求法院对财产重新进行分配。

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一般原则上是将身份关系与财产关系区分进行处理。

尽管肯定了当事人协议离婚对身份关系处理的效力,但仍需对离婚协议中财产处分的真实意愿进行审查。

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的协议效力应当满足意思表示真实的条件,如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如果有证据确实能够证明该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约定并非双方真实意愿,违背了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则应当依法对夫妻共同财产重新进行分配。

当然,在具体分割时,仍应结合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是否存在过错、对婚姻的贡献等情况酌予确定分割的比例和数额。

由此可见,“假离婚”无论在婚姻关系效力和财产分割效力上,都和“真离婚”有同样的效力。

只是在“假离婚”案件中,法官对签订离婚协议书时真实意思表达的审查,会更谨慎一些。

本文标签: 当事人  效力  婚姻关系  

为您推荐

危险犯实害犯结果犯的区别是什么(危险犯和实害犯的区别)

危险犯实害犯结果犯的区别是包括犯罪行为的构成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危险是行为的危险,即行为本身所具有的导致侵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因而也可以称为行为的属性;而不是作为结果的危险,即行为所导致的对法益的危险

2024-06-29 02:33

海南征地补偿标准和征地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

海南省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原则上2-3年更新一次,因征地实际情况发生变化,确需调整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的,市县政府应按程序重新组织测算,报省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2024-06-29 02:33

爱土普法:国务院590号令关于违建房屋及临时建筑的补偿说明

一、违建的认定也有着严格的规范,必须出具违建认定书,同时允许当事人进行申诉维权。二、违建拆除也有着严格流程,越过流程拆违建那也是违法的,当事人可以复议或诉讼维权。三、如果房屋因超面积违建,但土地是合法

2024-06-29 02:33

土地征收可以获得多少赔偿 征收土地给予什么补偿

补偿标准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房屋的补偿标准并没有确定统一具体的数额,但需要遵循“保证不能降低农民的原有生活水平” 的原则。

2024-06-29 02:33

离婚前口头书面财产分割协议有效吗 离婚前口头许诺钱有用没

离婚前口头书面财产分割协议是有效的,但是生效是需要离婚生效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这样的离婚财产分割的协议并不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也就是之后一方不按照协议内容履行自己的义务,此时另一方不能直接拿着该

2024-06-29 02:33

未成年人不批捕意见书的法律规定包括什么?

未成年人不批捕意见书的法律规定包括法律规定的条件,才能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不予批捕。现实生活中,我们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注程度是非常大的,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犯罪本着教育的原则所进行的。如果犯罪情节比较轻微

2024-06-29 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