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老人交通事故肋骨骨折赔偿多少钱(老人被车撞致肋骨骨折赔偿)

更新时间:2024-03-27 17:37:57作者:佚名

老人交通事故肋骨骨折赔偿多少钱(老人被车撞致肋骨骨折赔偿)

一、老人交通事故肋骨骨折赔偿多少钱

需要对老人做一个伤残鉴定,然后根据实际的等级情况来进行赔偿。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二、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证据是什么

(一)医疗费证据

1、抢救费用和医院的医疗费单据;

2、医院治疗诊断证明书、病历、转院治疗证明,法医鉴定书;

3、医疗终结后,需要继续治疗的费用,应当有治疗医院的继续治疗意见或法医鉴定意见;

4、自购药费单据,应当附治疗医院的处方。

(二)误工费证据

1、误工日期证明。治疗医院出具的住院治疗与休治时间或法医鉴定确定的休治时间但评定伤残等级的,评定伤残之日前一天为误工日期。

2、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由单位出具因为交通事故误工减少收入的证明。

3、无固定收入的。交通事故发生前从事某种劳动,包括城乡个体工商户,家庭劳动服务人员等,应有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的证明。

(三)护理费证据

1、医院同意护理人员及护理人数的证明;

2、护理人员的收入证明。有收入的按照误工费的赔偿办法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事故发生地护工的劳务报酬予以赔偿。

(四)交通费证据

转院治疗或到医院就诊的,其本人和陪护人员的交通费及参加事故处理人员有关的交通费,一般按照实际必须的普通交通工具的票据。

(五)住院伙食补助费证据

1、抢救或住院治疗期间的天数证明;

2、赔偿标准按当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证明。

(六)营养费证据,医疗机构的意见。

(七)残疾赔偿金证据

伤残评定书。

(八)丧葬费证据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倍。

(九)被抚养人生活费证据

1、丧失劳动能力的证明;

2、被抚养人户籍证明和身份证明;

3、街道或乡(镇)政府及派出所出具的抚养关系证明。

(十)死亡赔偿金证据

1、当事人的死亡证明。户口簿和身份证。

2、当事人的近亲属的户口、身份证明及街道、乡镇政府的证明。

(十一)住宿费证据

到外地就医、配置残具、参加事故处理等必须在外地住宿的,应有住宿的发票。

(十二)财产损失

直接损失:车辆损坏的评估单,修理施工单及发票;财物损失清单;牲畜因伤失去使用价值或死亡物价部门的评估单;不便提交的大宗物品,易烂霉变和不易保管的物品,应有原物的照片,估价证明及鉴定结论。

间接损失证据:每天营运收入的证明;机动车行驶证;停运时间的证明,主要是修复出厂时的证明;行驶线路等证明。

有关交通事故赔偿是一定要做伤残鉴定报告的,因为伤残鉴定报告不但是有利的法律证据,也是赔偿的依据。如果双方中有人对鉴定报告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做二次鉴定。

本文标签: 伤残  老人  肋骨  

为您推荐

遇上评估过程中的这十种违法情形,你的补偿合理不了

1、评估机构的选择违法。2、未经实地查勘程序。3、评估方法错误问题。4、房屋性质、用途和建筑面积认定不准确。5、房屋区位补偿价严重偏低。6、没有依法对被拆迁房屋的装修进行评估。7、未依法经注册估价师签

2024-06-29 17:38

总公司如何授权分公司签合同(总公司如何给分公司授权)

总公司授权分公司签合同需要签署一份委托协议。分公司是属于总公司的一部分,在拥有自身的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按照总公司的规章制度去执行,有总公司授权意见的的分公司才有签署合同的权利。

2024-06-29 17:38

检察院不批捕能直接移交法院吗 检察院不批捕能直接移交法院吗怎么办

检察院不批捕能直接移交法院。因为逮捕只是属于我们国家法律当中所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与是否能够起诉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性,如果说检察院审查起诉之后是可以直接移交给法院,也就是向法院起诉。

2024-06-29 17:38

对拆迁补偿安置不满,你这样做了吗 拆迁安置不满意怎么办

下面这两件事,是你绝对不能去做的:败着一:开始的阶段不着急,越往后越麻烦。败着二:该诉的不诉,一味消极等待。被征收人对此不服的,要通过起诉房屋征收决定来进行及时的救济。

2024-06-29 17:38

拒绝签收征收文件,你也不能避免房屋强拆

拒绝签收不能有效避免强拆推进。在被征收人拒绝接收文件的情况下,征收方的上门人员至少有两种选择都可以把文件合法的送达给被征收人:一是邀请见证人,由见证人代为签字或盖章;二是直接拍照、录像记录被征收人拒绝

2024-06-29 17:38

抽逃出资的责任承担的规定是什么 抽逃出资的认定规则

抽逃出资的责任承担的规定是抽逃出资的股东是承担连带责任的。股东应当按照出资比例享有利益;而股东抽逃出资后仍享有权益,显然是对其他股东利益的变相侵占。在此情况下,已足额出资股东既可以根据公司章程规定,要

2024-06-29 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