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如果女方得了精神病能否离婚(女方有精神病且女方提出离婚怎么处理)

更新时间:2024-05-14 20:08:10作者:佚名

如果女方得了精神病能否离婚(女方有精神病且女方提出离婚怎么处理)

一、如果女方得了精神病能否离婚?

如果女方得了精神病能离婚,对于精神病人、植物人等离婚问题,我国法律也规定了一些特殊保护。因一方患精神病对方要求离婚的,处理时既要保障婚姻自由,又有利于对患者的治疗和生活上的安置。婚前隐瞒了病情,婚后经治不愈,应做好工作,准予离婚;原来夫妻感情比较好,结婚多年,生育子女的,应指出夫妻间有互相扶助的义务,做好思想工作,以不离为宜。如确系久治不愈,事实证明夫妻关系已无法再维持下去的,经对方、亲属以及有关单位安排好病患者的生活、医疗、监护等问题后,可准予离婚。

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对于精神病人的离婚问题,虽然也要保障健康一方的婚姻自由,但是,准予离婚的前提一定是对精神病人有妥善的安置,否则不准离婚。有些人想不尽对配偶的扶养义务,企图简单以离婚的方式免除自己的责任,肯定是不能得到法律支持的。

二、协议离婚的条件是什么?

协议离婚须符合以下条件:

(1)协议离婚的男女双方须有合法的夫妻身份。离婚是有夫妻关系的当事人夫妻关系的解除,因此,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双方必须具有合法夫妻关系。不具备合法夫妻身份关系的当事人解除非法同居关系不适用协议离婚的有关规定。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在办理离婚时应先验明双方的夫妻身份,凡是没有《结婚证》或《夫妻关系证明书》的,表明他们没有合法的婚姻关系,则不能确认其夫妻身份,就不能办理离婚手续。对于未办理结婚登记的事实婚姻、非法同居,原则上不应按登记离婚的程序解除。

(2)协议离婚的双方当事人须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离婚是重要的民事法律行为,只有在双方当事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时,才能进行登记离婚。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不予受理。对于夫妻一方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必须依诉讼程序解决,并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诉讼。

(3)协议离婚的双方当事人须有离婚的合意。双方当事人离婚合意,是协议离婚的最重要的条件。如果有一方不愿意离婚,就不能依此程序办理。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必须是发自夫妻双方内心、真心实意的愿与对方解除婚姻关系,而不是双方一时气愤或感情冲动的离婚;不是一方欺诈、哄骗另一方同意的离婚;也不是家长或第三者胁迫一方或双方同意的离婚;更不是当事人双方为了各自的目的或共同的目的而恶意串通的假离婚。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现在关于得了精神病是否能够离婚这个问题是有非常明确的规定的,基本上是可以通过协议或者是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离婚的,但是在处理精神病人离婚的一些案件的时候是需要特殊考虑的,主要就是为了保障精神病人的一些生活方面的安置。

本文标签: 女方  精神病  精神病人  

为您推荐

审查起诉阶段律师授权委托书如何书写?

审查起诉阶段律师授权委托书的书写是应当包括:委托人与被委托人的基本信息、委托的权限等。如果未写明,则认为不具备这些具体权利,只有诉讼代理权。如果是签订合同,则应当明确在什么条件下、什么范围内签订的合同

2024-06-27 15:08

在我国什么属于根本违约? 我国违约责任有哪些具体方式

在我国属于根本违约的情形是违约当事人的行为致使该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在我国的民事法律法规关于违约的规定中,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其主要债务,还不能称之为根本违约,只有当其迟延履行行为致使相对方合同目的不能

2024-06-27 15:08

冤案辩护律师的义务包括什么(冤案代理律师)

冤案辩护律师的义务包括:提出犯罪嫌疑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嫌疑人的权益。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

2024-06-27 15:07

拆迁行为违法,起诉的步骤(违法拆迁行政诉讼)

第一个环节:诉责令限期拆除行政处罚决定。第二个环节:诉行政强制执行决定。第三个环节:诉强制拆除行为本身。当事人针对行政机关实施的强制拆除行为本身也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2024-06-27 15:07

申请信息公开应当注意什么(申请信息公开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在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时,被征收人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1申请人依法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数据电文形式。2申请书应包括以下内容: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

2024-06-27 15:07

拆迁之前应当做的准备工作 拆迁之前应当做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2.吃透各项拆迁安置补偿的政策虽然拆迁方所制定的各项补偿政策的标准都普遍偏低,在我们确定补偿要求的时候仅有参考价值,但是还是要对具体的政策进行细细的研读,因为只有在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才能质疑其中政策的

2024-06-27 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