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法律规定骗劳务属于诈骗罪吗(法律规定骗劳务属于诈骗罪吗怎么处理)

更新时间:2023-05-10 00:17:14作者:未知

法律规定骗劳务属于诈骗罪吗(法律规定骗劳务属于诈骗罪吗怎么处理)

一、法律规定骗劳务属于诈骗罪吗?

法律规定骗劳务有可能属于诈骗罪,因为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的,就会构成诈骗罪。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第七十七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是怎样的?

(1)主观目的不同。

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

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即欺诈方通过商品交换,完成工作或提供劳务等经济劳动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根本不准备履行合同,或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担保。

(3)欺诈侵犯的客体不同。

民事欺诈的客体是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如欺诈方骗来的合同定金、预付款等,都是合同之债的表现物;而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作为犯罪对象的公私财物始终是物权的体现者。

(4)欺诈的法律后果不同。

民事欺诈是无效的民事行为,当事人可使之无效。若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引起诉讼,则由民事欺诈方对其欺诈行为的后果承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而合同诈骗罪是严重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行为人对合同诈骗罪的法律后果要负担双重的法律责任,不但要负刑事责任,若给对方造成损失,还要负担民事责任。

(5)欺诈适用的法律不同。

民事欺诈虽在客观上表现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但其欺诈行为仍处在一定的限度内,故仍由民法规范调整;而合同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他人公私财物为目的,触犯刑律,应受到刑罚处罚,故由刑法规范调整。

他人的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任何人都不能够通过非法的途径骗取他人财产,否则的话将会构成诈骗罪,当然了,在接受劳务的过程当中,如果欺诈他人财产并且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也是会按照诈骗罪来处罚的,一般是按照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来处罚。

本文标签: 诈骗罪  劳务  就会  

为您推荐

遇上评估过程中的这十种违法情形,你的补偿合理不了

1、评估机构的选择违法。2、未经实地查勘程序。3、评估方法错误问题。4、房屋性质、用途和建筑面积认定不准确。5、房屋区位补偿价严重偏低。6、没有依法对被拆迁房屋的装修进行评估。7、未依法经注册估价师签

2024-06-29 17:38

总公司如何授权分公司签合同(总公司如何给分公司授权)

总公司授权分公司签合同需要签署一份委托协议。分公司是属于总公司的一部分,在拥有自身的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按照总公司的规章制度去执行,有总公司授权意见的的分公司才有签署合同的权利。

2024-06-29 17:38

检察院不批捕能直接移交法院吗 检察院不批捕能直接移交法院吗怎么办

检察院不批捕能直接移交法院。因为逮捕只是属于我们国家法律当中所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与是否能够起诉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性,如果说检察院审查起诉之后是可以直接移交给法院,也就是向法院起诉。

2024-06-29 17:38

对拆迁补偿安置不满,你这样做了吗 拆迁安置不满意怎么办

下面这两件事,是你绝对不能去做的:败着一:开始的阶段不着急,越往后越麻烦。败着二:该诉的不诉,一味消极等待。被征收人对此不服的,要通过起诉房屋征收决定来进行及时的救济。

2024-06-29 17:38

拒绝签收征收文件,你也不能避免房屋强拆

拒绝签收不能有效避免强拆推进。在被征收人拒绝接收文件的情况下,征收方的上门人员至少有两种选择都可以把文件合法的送达给被征收人:一是邀请见证人,由见证人代为签字或盖章;二是直接拍照、录像记录被征收人拒绝

2024-06-29 17:38

抽逃出资的责任承担的规定是什么 抽逃出资的认定规则

抽逃出资的责任承担的规定是抽逃出资的股东是承担连带责任的。股东应当按照出资比例享有利益;而股东抽逃出资后仍享有权益,显然是对其他股东利益的变相侵占。在此情况下,已足额出资股东既可以根据公司章程规定,要

2024-06-29 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