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诽谤罪哪些属于情节严重? 诽谤罪的严重情节

更新时间:2024-03-11 10:04:42作者:佚名

诽谤罪哪些属于情节严重? 诽谤罪的严重情节

一、诽谤罪哪些属于情节严重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认定标准:

(一)数量标准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如果一个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信息被众多人所点击、浏览而知道,就说明被害人的名誉已经受到损害,具有现实的社会危害性。

被点击、浏览次数确定为“五千次”,是依据实证调研的结果,也参考了有关司法解释的先例。被转发次数确定为“五百次”,与被点击、浏览次数保持一比十的关系,是根据网络传播规律,听取了专业部门意见,进行了技术论证,严格审慎确定的。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上述数量标准,是指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或者被转发次数。这就意味着,在计算具体数量时,应当扣除被害人自己点击、浏览或者转发的次数,也应当扣除网站管理人员为维护网站而点击等的次数。此外,还应扣除其他故意虚增而点击等,导致统计失真的次数。

(二)危害后果标准

“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如果网络诽谤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已经造成上述后果,显然具有现实的社会危害性,构成了犯罪。此种情形就不问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或者被转发次数,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三)主观恶性标准

“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体现了刑法对行为人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的重视和评价。

对于这种屡教不改,反复恶意诽谤他人的行为人,不论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转发的次数,也不论是否造成被害人或者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后果,也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二、构成诽谤罪的条件有哪些

构成诽谤罪须符合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1、捏造某种事实;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而所谓散布,就是通过言语和文字的方法公开在社会上扩散;

3、诽谤行为一定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不一定要指名道姓,但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受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诽谤罪。

控告诽谤一般是自诉案,但刑法同时明确规定,当诽谤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时,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因某种原因不能告诉,由公诉机关提起公诉。如因诽谤引起受害人死亡;诽谤对象为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等等。

本文标签: 诽谤罪  被害人  浏览次数  

为您推荐

交通事故一死一伤怎么获取谅解书

交通事故一死一伤可以通过赔偿获取谅解书。实际上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没有导致中华伤亡的情况之下,是不会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话,那么也应当积极的投案自首,并且进行赔偿,取得对方谅解。

2024-06-29 20:12

农村土地征收,被征收人应当知道的补偿标准

补偿标准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房屋的补偿标准并没有确定统一具体的数额,但需要遵循“保证不能降低农民的原有生活水平” 的原则。

2024-06-29 20:11

善用申请信息公开这把金钥匙,打开提高拆迁补偿的大门

依据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公民对政府公开的信息有异议的,公民可以向政府申请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公开,维护公民的知情权。征收或征用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政府应当主动进行信息公开。

2024-06-29 20:10

非法经营香烟不予批捕申请书怎么写(非法经营香烟不予批捕申请书怎么写呀)

非法经营香烟不予批捕申请书应该包括当事人构成非法经营的事情经过以及申请不予批准逮捕的条件和依据。实际上在写申请书的时候并没有固定的格式和内容方面的要求,只要包含特定的条件就可以了。

2024-06-29 20:10

再次补偿安置方案听证,行政机关不理合法吗

不合法。补偿安置方案已组织听证,被拆迁人再次申请置之不理构成不作为的违法行政行为。被拆迁人具有对征收集体土地补偿安置拟定方案依申请组织听证的法定职权。

2024-06-29 20:09

偷税漏税严重刑法规定是什么 偷税漏税严重刑法规定是什么罪

偷税漏税严重《刑法》规定是按照三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进行处罚。根据我们国家《刑法》第201条当中明确的规定,纳税人如果采取欺骗或者是隐瞒等相关的手段,去在纳税申报或者是不申报的情况需要承担责任。

2024-06-29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