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犯了非法制作血液制品事故罪怎么处罚

更新时间:2023-05-26 20:13:23作者:佚名

犯了非法制作血液制品事故罪怎么处罚

一、犯了非法制作血液制品事故罪怎么处罚?

我国没有非法制作血液制品事故罪,非法供应血液制品和制作血液制品事故罪是两种不同犯罪行为,量刑依据需要根据具体的犯罪情节分析。

《刑法》

第三百三十四条 【非法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罪】非法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事故罪】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的部门,不依照规定进行检测或者违背其他操作规定,造成危害他人身体健康后果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制作血液制品事故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造成献血者、供血浆者、受血者感染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或者其他通过血液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的;

(二)造成献血者、供血浆者、受血者重度贫血、造血功能障碍或者其他器官组织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身体严重危害的;

(三)其他造成危害他人身体健康后果的情形。

三、非法制作血液制品的行为应有哪些?

(一)血站未用两个企业生产的试剂对艾滋病病毒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梅毒抗体进行两次检测的;

(二)单采血浆站不依照规定对艾滋病病毒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梅毒抗体进行检测的;

(三)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在投料生产前未用主管部门批准和检定合格的试剂进行复检的;

(四)血站、单采血浆站和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使用的诊断试剂没有生产单位名称、生产批准文号或者经检定不合格的;

(五)采供血机构在采集检验样本、采集血液和成分血分离时,使用没有生产单位名称、生产批准文号或者超过有效期的一次性注射器等采血器材的;

(六)不依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包装、储存、运输血液、原料血浆的;

(七)对国家规定检测项目结果呈阳性的血液未及时按照规定予以清除的;

(八)不具备相应资格的医务人员进行采血、检验操作的;

(九)对献血者、供血浆者超量、频繁采集血液、血浆的;

(十)采供血机构采集血液、血浆前,未对献血者或者供血浆者进行身份识别,采集冒名顶替者、健康检查不合格者血液、血浆的;

(十一)血站擅自采集原料血浆,单采血浆站擅自采集临床用血或者向医疗机构供应原料血浆的;

(十二)重复使用一次性采血器材的;

(十三)其他不依照规定进行检测或者违背操作规定的。

对于非法制作血液制品的行为,即使没有造成任何严重的后果,但非法制作的血液制品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就要承担刑事责任。在制作血液制品事故案件中,嫌疑人制作的血液制品已经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两者的认定标准及量刑依据等完全不一样。

本文标签: 血液制品  事故  单位  

为您推荐

交通事故一死一伤怎么获取谅解书

交通事故一死一伤可以通过赔偿获取谅解书。实际上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没有导致中华伤亡的情况之下,是不会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话,那么也应当积极的投案自首,并且进行赔偿,取得对方谅解。

2024-06-29 20:12

农村土地征收,被征收人应当知道的补偿标准

补偿标准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房屋的补偿标准并没有确定统一具体的数额,但需要遵循“保证不能降低农民的原有生活水平” 的原则。

2024-06-29 20:11

善用申请信息公开这把金钥匙,打开提高拆迁补偿的大门

依据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公民对政府公开的信息有异议的,公民可以向政府申请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公开,维护公民的知情权。征收或征用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政府应当主动进行信息公开。

2024-06-29 20:10

非法经营香烟不予批捕申请书怎么写(非法经营香烟不予批捕申请书怎么写呀)

非法经营香烟不予批捕申请书应该包括当事人构成非法经营的事情经过以及申请不予批准逮捕的条件和依据。实际上在写申请书的时候并没有固定的格式和内容方面的要求,只要包含特定的条件就可以了。

2024-06-29 20:10

再次补偿安置方案听证,行政机关不理合法吗

不合法。补偿安置方案已组织听证,被拆迁人再次申请置之不理构成不作为的违法行政行为。被拆迁人具有对征收集体土地补偿安置拟定方案依申请组织听证的法定职权。

2024-06-29 20:09

偷税漏税严重刑法规定是什么 偷税漏税严重刑法规定是什么罪

偷税漏税严重《刑法》规定是按照三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进行处罚。根据我们国家《刑法》第201条当中明确的规定,纳税人如果采取欺骗或者是隐瞒等相关的手段,去在纳税申报或者是不申报的情况需要承担责任。

2024-06-29 20:09